不满中方出口管制,G7要对中国稀土加税,想给自己“上上强度”?
G7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不满中方出口管制,自己又生产不出来,于是想了个“昏招”——对中国稀土加税,这难道是嫌中国管制还不够严格,要给自己“上上强度”?
据观察者网消息,路透社9月23日报道了一条独家消息。七国集团也就是所谓的G7和欧盟现在正在想办法,要对中国稀土出手。
9月早些时候,G7的技术团队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了会议,澳大利亚也参加了这场会议。据消息人士称,这场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是否在关键矿产领域提高外国投资的监管门槛,试图通过这种方法限制企业对华投资。
他们还提出了另外一项选择——“地理限制”,这些限制可能包括设定本地内容规则,或者在公共采购招标中限制从特定国家(如中国)采购的稀土配额。
另外,G7官员们还正在考虑效仿美国,设定稀土的价格下限。澳大利亚正单独考虑设定价格下限,以支持包括稀土在内的关键矿产项目。
欧盟也在探索价格下限、联合采购和G7内部互惠协议等各种想法,但是目前未做出决定。
G7和欧盟以及澳大利亚之所以绞尽脑汁地想要对中国稀土下手,就是因为在今年4月份中国依据《出口管制法》对7类中重稀土及其制成品实施全面出口管制,要求出口商申请许可证并接受最终用途审查。
这一措施让西方国家措手不及,因为稀土本身就是军民两用物项,小到一个陀螺仪,大到一枚高超音速导弹,都离不开它的身影。
尤其是美国,它那庞大的军工产业完全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实际上中国只是对稀土出口进行管制审批,也没说不让出口,可是这还是让西方国家胆战心惊。
原因很简单,他们害怕不确定性,也害怕中国会像他们曾经对付中国那样对待他们。1993年美国以从事正常贸易的中国“银河”号货轮载有违禁化学品为由,坚持要对其进行检查,还派出军舰和军机对该货轮进行跟踪和低空侦察。
最终该货轮被逼停在霍尔木兹海峡,中方对该货轮进行检查后没有发现美方所指控的危险物品,美方不信,要求强行登船检查,最终他们检查过后也没有发现他们所说的危险物品,这件事给中国的国际声望造成了巨大影响。
1996年,我国向东海方向试射三枚导弹,由于受到美国GPS信号干扰影响,后两枚全部失败。2000年年左右,欧洲提出“伽利略”计划,旨在构建一套除了美国GPS以外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欧盟主动向中方发出邀请。
中方欣然接受,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在该项目上注资2.3亿欧元,第一笔7000万欧元也是早早就打到了欧方的账户上。
结果2005年德法等主要欧洲国家领导人换届,欧洲航天局与美国重归于好,在这种背景下欧洲还是处处排挤中国,最终中国在这个项目上赔了不少钱,还什么都没得到。
而这些还只是曾经美欧国家欺辱我们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芯片、光刻机、5G技术专利等等。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情况已经两极反转了,中国几乎拥有了一切,也不怕他们卡脖子了,所以现在自然就轮到他们害怕了。
他们以为对稀土设置价格下限,实施采购配额,限制欧美企业在关键矿产领域投资我国,甚至对我国稀土出口加税,就能够迎头赶上中国?就能够让中国乖乖就范?
他们太天真了,就稀土提炼技术来说,中国说第二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第一。世界著名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先生及其研究团队开创的“串级萃取理论”,直接改变了全球稀土分离的技术格局。
基于这项理论,我国目前能够一次性分离17种稀土元素,而稀土提炼技术排名世界第二的日本,却只能一次性分离2种,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就这种差距,中国只要把这项萃取技术的“秘方”给保管好,不被境外势力窃取。就算给除了中国的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5年时间,他们也很难做到中国的这一步。
欧美有心促进其国内稀土产业的发展,可惜欧美没有这样的核心人才。而且他们采取这些措施所造成的影响,是他们本国内企业在短时间内所难以承受的,这无异于是上来就给自己“插了两刀,还要问中国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