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非三大洲联手攻占加沙,印尼已调集两万兵力准备行动
俄罗斯卫星网说呀,在联合国那会儿,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提议,让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的斯拉夫国家组成一支三大洲联军,齐心协力保护巴勒斯坦的民众,帮他们解放加沙地带。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提到啊,眼下全世界都得组织起来,集结兵力,准备武器,务必要帮巴勒斯坦解放出来。如今,哥伦比亚向亚洲各国的军队,以及曾击败纳粹德国的斯拉夫人民,还有拉丁美洲的军队发出了呼吁。
佩特罗说啊,关于巴勒斯坦的问题,讲那么多也没用,这事儿根本没啥用。现在,得拿起生死之刃,阻止以色列继续轰炸加沙,要保护那呼唤自由的人类全部。
在联合国大会上,印度尼西亚总统苏比安托说啦,只要联合国一发号施令,印尼军队可以动员2万甚至更多兵力,进入加沙地区,也能进入乌克兰,或者苏丹, هدف就是在那边建立和平。
咱们先聊聊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那番“挥舞死亡之剑”的呼吁吧。佩特罗本身就是拉美左翼阵营里,对以色列比较激烈的那一派领袖之一,之前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峰会上,他就直言不讳地批评欧美是“以色列种族灭绝行为的帮凶”。这次在联合国大会上,他更是把语调提高,喊着要让亚洲、拉美以及欧洲的斯拉夫国家组成联军,一起去保护巴勒斯坦人民,解放加沙。
不过,这番话虽说听着挺带劲,细想起来其实漏洞百出。首先说的“跨三大洲联军”,哪有那么简单的基础?他提到的“欧洲斯拉夫国家”,主要就是俄罗斯了,可人家俄罗斯现在正忙着乌克兰的战事,军费、兵力都得优先照顾自己国内的事情,哪有闲工夫跑远到加沙地带?
要说俄罗斯一直对巴以问题挺稳的,主张“两国方案”,强调用谈判和平解决,啥时候提过要搞军事介入啊?佩特罗把俄罗斯往这儿一扯,感觉像是在自己脑补的“拉壮丁”,别搞笑了吧。
再看亚洲那边,佩特罗没有点名是哪些国家,但稍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像中国、印度这些大国,一直在推动巴以双方停火,强调靠联合国平台上的外交谈判来解决问题,根本没说过要派兵;至于其他亚洲国家,要么军力有限,要么跟巴以之间没啥直接利益关系,谁会闲得没事干插嘴这么一场风险超大的军事行动呢?
说到拉美那边,除了古巴、委内瑞拉这些跟佩特罗立场差不多的左翼政权外,像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大多还是走实用主义路线,外交上都比较谨慎,连对以色列的制裁都小心翼翼,派兵去加沙那事儿,几乎没人会轻易考虑。
哥伦比亚的军队大概就十几万人,主要负责对付国内的反政府武装和毒品贩子,海外出兵几乎没啥能力,连海地的维和任务都得跟别的国家合伙,现在倒是在喊着要领导组建跨洲联军,说白了就是自己没那么强,还想让别人帮着扛。
更重要的是,打仗不光喊喊口号,还得有指挥体系、后勤保障和明确的行动目标吧?佩特罗只是说要“解放加沙”,但解放之后谁来管?联军听谁指挥?武器弹药从哪儿运?这些基本的问题,他一个都没谈。
以前国际上也组过跨洲联合军,比如伊拉克战争那会,叫“多国部队”,背后有美国带头,指挥体系也很清楚,后勤保障也安排得妥妥的,即使这样,内部矛盾还是不少。现在佩特罗既没美国那样的号召能力,也缺乏足够的资源,想让来自三大洲的国家抛开分歧一块儿出兵,简直难如登天。
其实,他这番话更像是在给国内的支持者打气——毕竟哥伦比亚内部本来就有不少人同情巴勒斯坦,佩特罗利用这种激烈的表态,不仅能稳住左翼的底盘,还能在国际舞台上制造点“反霸权”的氛围。至于能不能真的召集到联军,他自己可能都没太大指望。
再看看印尼总统苏比延多提到的“2万军队”,一开始感觉印尼的态度比佩特罗更扎实一些,连数字都说得明明白白的。不过仔细留意他的表述细节,才发现其中的“水分”不少。
苏比延多明确指出,派兵的前提条件就是“联合国一声令下”,而且主要目标是“在当地建立和平”。跟佩特罗说的“解放加沙”那种对抗性的行动完全不一样,这两者的定位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事。
印尼一直在巴以问题上扮演“务实派”的角色,虽然一直支持巴勒斯坦,但也没有走死路,之前还公开说过,只要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合法地位,印尼就愿意跟以色列搞上外交关系。
这次表态愿意派兵,实质上是想以“和平建设者”这种身份,在中东事务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压根不是要跟以色列对着干。
而且,“联合国一声令下”这个条件本身就挺难办到的。联合国要批准派兵,必须通过安理会投票,可美国作为以色列的铁杆盟友,肯定会用否决权卡死任何针对以色列的军事干预决议——以前关于巴以问题的安理会提案,不少都因为美国反对卡住了,更不用说让多国部队进加沙了。
退个步说啊,就算联合国真的给了个授权,印尼这2万兵力也很悬难派出去了。印尼的军事重心主要在自己国内和邻近的安全局势上,海军基地那边还在忙着扩建,主要瞄准的是南海跟马来西亚、菲律宾的边境争端,还有打击国内的极端势力。
他们海外的军事行动主要就是一些规模不大的联合国维和任务,比如在黎巴嫩、刚果(金)那边派个几百人的维和部队,要一下子调动两万士兵横跨印度洋、红海直奔加沙,光后勤保障就够头疼——士兵的吃穿、用具、武器弹药、医疗供应啥的,都得从印尼本土运过去,中间还得经过好几国海域和空域,协调起来难得要命,印尼军队根本未必有能力搞这么大规模的海外部署。
另外一个挺绕脑袋的问题就是,加沙那边到底愿不愿意让这些外国军队进来。哈马斯作为加沙的实际操控者,一直强调“巴勒斯坦人的事要由巴勒斯坦人自己搞定”,之前连阿拉伯国家提出的“让他们接管加沙的安全事务”都没点头,更别说印尼或者佩特罗讲的“三大洲联军”了。哈马斯担心,一旦外国军队进驻,他们的掌控权会被大大削弱,所以肯定会坚决反对。
以色列方面也不大可能让一支打着“保护巴勒斯坦”旗号的军队进入加沙,现在以色列军队还在加沙进行地面作战,要是真的让外国军队进来,冲突的可能性可是很大。以色列肯定会用各种办法来阻挠,比如说空袭联军的部署路线之类的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和行动不受影响。
再仔细瞧瞧加沙那一带的地势,那地方可真不大,差不多长40公里,宽也就10公里左右,是个狭长的地段。北面紧邻黎巴嫩,西边靠着地中海,南端的拉法口岸还掌握在埃及手中。唯一的陆路补给线早就被以色列封死了,基本上没得通路了。
要是真的派个几万兵过去,找个像样的驻地都费劲,行动起来可是难上加难——坦克、装甲车在加沙狭窄的巷子里根本跑不动,碰上哈马斯的伏击还挺麻烦。再说,加沙这边有200多万老百姓,军队进去以后,要怎么分清平民和武装分子,那可真是头疼事。
要是搞出平民伤亡,反倒会把矛盾惹得更激烈,所谓的“建立和平”反倒变成“制造更乱的局面”。
其实只要稍微整理一下,就能看得清楚,佩特罗的“联军呼吁”和印尼的“派兵表态”,从根本上说,都是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危机的担忧表现。
加沙的现状真让人揪心,医院药品不足,平民没有水没有电,儿童伤亡的数字还在不停上升。各国领导人也得出来说几句、表个态,才能回应自己国内民众的心声。
虽说表态挺容易,但要是真动手搞军事行动,现实中的问题可不少啊——国家利益上有分歧,军事力量也有限制,地方势力的态度不明,国际授权也挺难拿到,哪一样都不能掉以轻心。
归根结底,国际政治可不是电影大片,没有那么多“英雄式”的军事行动,更多的是围绕实际利益展开的一场理性较量。
佩特罗和苏比延多的发言,不过是这场博弈中的两个小插曲,如果想真正改变加沙的未来,还得靠更加实际的外交行动,靠国际社会真正抛开分歧,共同推动巴以走向和平。这事虽然难,但却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