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安全保障陷僵局,美欧互踢皮球,俄方划红线:北约休想介入!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总统刚一会晤,脚还没站稳,就急匆匆地把乌克兰总统和七位欧洲大佬召集到了白宫。这架势,一看就是奔着一个目标去的:赶紧把俄乌这摊子事儿给平了。这可不仅仅是乌克兰自己的事,整个欧洲的安全都系在这上面了。
停火的微光似乎在远处闪烁,可一说到乌克兰未来的安全保障,那叫一个头疼。各方对“安全保障”这四个字的理解,简直是南辕北辙,想达成共识?比登天还难。西方国家普遍觉得,派兵驻扎,继续给乌克兰送武器,这才是靠谱的保障。
然而,俄罗斯那边可不这么看。莫斯科开出的条件是:乌克兰必须“去武装化”,把牙齿拔掉,不能再对俄罗斯构成任何威胁,他们才肯给安全承诺。这种根本性的分歧,直接把所有解决方案的路都给堵死了,你说愁不愁人?
欧洲这心,真难安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美国大兵绝不会踏上乌克兰的土地,顶多给点空中支援,帮乌克兰守守家。虽说美国特使提过,美国可能会绕开北约,直接给乌克兰“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但俄罗斯的军事专家们听了,嗤之以鼻,觉得这不过是玩文字游戏。
在他们看来,乌克兰的安全保障要是美欧给的,跟北约给的,有啥本质区别?北约本身不就是美国和欧盟凑起来的嘛。这话一说,俄罗斯对西方那份根深蒂固的不信任,真是暴露无遗。
欧洲国家这边,则在琢磨各种形式的安全保障。比如,派军事教官去乌克兰西部培训部队,甚至考虑在乌克兰领空巡逻战机,提供防空支持。要是俄罗斯敢撕毁协议,欧洲可能再来一轮新制裁,或者干脆划个禁飞区。
更深层的想法,是欧洲多国搞个类似北约集体防御的机制。但那玩意儿,得单独签条约,还得各国议会点头同意,麻烦着呢。还有一种模式,就是乌克兰跟欧美国家签双边共同防御条约,允许欧美在乌克兰建军事基地,长期驻军。
欧洲内部现在讨论的是一种“多层次”安全架构:有些国家考虑派几千人的安保力量进乌克兰,但任务会远离前线,主要就是培训和后勤。欧洲方面还在寻求跟美国达成“类似北约第五条”安全承诺的原则性共识。
可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拒绝派地面部队,欧洲国家自己承担大规模军事风险的意愿,真不高。他们觉得,就算有美国的武器支持,也难有效应对俄罗斯的潜在行动。这种顾虑,让欧洲的援助方案显得犹豫不决,心里没底。
乌克兰方面呢,对这种只有“类似北约保护”但没有成员国地位的保障,表示很不满意。他们认为这根本靠不住。乌克兰死活不干,坚持认为任何安全保障都比不上北约第五条的集体防御,那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承诺。
俄罗斯对此态度坚决,乌克兰加入北约,那是绝对不可妥协的条件。就算这种“弱化版”的安全保障方案,在欧洲内部也面临分歧。比如德国政府提过“维和”派兵,但几乎所有德国政党都对此表示反对。
英国媒体直言不讳,向乌克兰派兵就是愚蠢行为,不仅打不赢,反而可能让俄罗斯找到继续动武的借口。这反映出欧洲内部对军事介入乌克兰的普遍担忧和审慎态度,谁都不想当出头鸟。
这次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欧盟和北约的领导人集体跑到华盛顿,足见这次会谈的重要性。欧洲政要们参会,就是要展现团结,确保欧洲在和平谈判中有发言权,防止美国过度偏向俄罗斯。
欧洲方面也希望避免乌克兰在谈判桌上被瓜分领土,更要防止美国在达成协议时损害欧洲自身的安全利益。欧洲领导人还想在会谈中搞清楚美国到底愿意给乌克兰什么样的具体安全保障,好明确未来的责任划分。
德国议员强调,只有欧洲人参与,关于结束乌克兰战争和建立未来欧洲和平秩序的谈判才有意义。然而,德国专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欧洲软弱无力,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影响力有限,最终可能只会被告知,而不是真正参与决策。
莫斯科:我的底线,碰不得!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明确表示,俄罗斯不接受北约军队作为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这清清楚楚地划定了莫斯科的红线,任何由北约国家主导的军事存在,在他们看来都不可接受。
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不在于驻扎多少军队,而在于这个国家不能与自己为敌。俄罗斯愿意提供的安全承诺,前提是乌克兰必须降低武装程度,使其不对俄罗斯构成任何威胁,这是他们的核心诉求,一点儿都不能少。
俄方强调,如果战后乌克兰政府能做到真正中立,俄罗斯再动武,那在道义上就站不住脚了,可能导致那些中立国家的支持都转向乌克兰。这种道义上的考量,是俄罗斯对乌克兰中立地位如此执着的原因之一。
俄罗斯代表强调,如果乌克兰能获得可靠的安全保障,俄罗斯也有权期待获得有效且比过去更可信的安全保障。俄罗斯还同意从立法上明确承诺,和平协议达成后不会试图从乌克兰夺取更多土地,也不会侵犯任何欧洲国家边界。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尽管美国特使声称俄罗斯同意这种“类似北约第五条”的保障,作为乌克兰永不加入北约的变通方案,但俄罗斯官方对美俄峰会的报道中,压根儿没提上面这两项承诺。这让相关协议的真实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俄罗斯同时明确表示,如果乌克兰在北约支持下还想保留远程攻击能力,并保持军事对抗意愿,俄罗斯将不会同意任何方案。这进一步表明,俄罗斯对乌克兰军事能力的限制,是其安全保障谈判的核心,一点儿都不能含糊。
谁来担保?这水深着呢
西方国家难以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去军事化”和“绝对中立”条件,因为这等同于承认俄罗斯赢了,而且可能阻碍未来扶持类似国家对抗俄罗斯的战略。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希望尽快停火,并从乌克兰这事儿上把美国应得的利益收回来。
乌克兰能不能继续抵抗,关键就看美国的援助能有多大。这种现实,让乌克兰在谈判中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那些不团结的欧洲国家,在美俄双重压力下面临严峻挑战,他们内部的意见分歧,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影响力。
俄罗斯曾提出由其他国家作为乌克兰安全保障的担保人。俄罗斯总统甚至建议把中国列为乌克兰安全保障的担保人之一,强调中国在中美俄战略平衡中的关键作用,这盘棋下得可真大。
中方对是否愿意成为乌克兰安全保障者,既没明确接受也没排除,暗示这并非最优解。联合国框架下的维和部署,被认为是解决战乱地区问题的最佳选择,即使是来自北约国家的维和部队,如果严格遵循联合国规范部署,俄罗斯可能也不会反对。
乌克兰总统迅速拒绝了中国作为安全担保人的提议。有观点建议乌克兰总统在会谈中应该避免情绪化,学习普京的“冷血实用主义”,迎合美方利益,这或许能为乌克兰带来更实际的谈判空间。
部分美国和乌克兰官员对会谈结果持悲观态度,担心乌克兰难以扭转局势。美国国务卿表示,白宫会谈的关键议题包括划定边界、为基辅提供长期安全保障以及乌克兰的军事联盟,并指出俄乌双方都需做出让步才能达成和平协议。
乌克兰总统抵达华盛顿,表示希望与美欧共同努力,让俄罗斯走向真正的和平。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会谈前表示,乌克兰若愿意,几乎可立即结束战争,并重申奥巴马时期失去的克里米亚永远无法收回,乌克兰绝不能加入北约。
西方媒体普遍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表态是对乌克兰施压。乌克兰官员表示,会谈目标是建立富有成效的和平解决进程,同时不被迫采取不可能的步骤,例如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撤军。
乌克兰总统称潜在的美国安全承诺是“历史性决定”,英国对此表示欢迎。然而,有观点认为,中国不偏袒任何一方的态度,或许才能为地区带来真正的和平,这为解决乌克兰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值得深思。
笔者以为
乌克兰安全保障的最终达成,不仅仅是对冲突各方政治意愿的深刻考验,更是对当前国际秩序中地缘政治平衡与信任机制的巨大挑战。这可不是小事儿,牵一发而动全身。
任何有效的安全保障方案,都必须超越简单的军事部署,触及乌克兰国家定位和区域安全架构的深层问题。能不能找到一个既能满足乌克兰基本安全需求,又能消除俄罗斯核心安全关切的平衡点,是解决冲突的关键所在,这考验的是大智慧。
国际社会需要超越狭隘的联盟思维,探索更具包容性和普遍性的安全机制,以期实现真正的持久和平。这需要各方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智慧与妥协,才能为乌克兰乃至整个欧洲带来稳定,这和平之路,道阻且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