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定调 A 股根基!证监会重要表态将改变A股格局!
散户的胜利! 证监会重磅政策终结“银行独舞”,A股格局大洗牌
银行股狂欢,散户却亏钱,这就是2025年上半年A股的真实写照。
当银行板块暴涨40%、险资举牌不断时,3700只个股上涨的背后,多数散户持仓的中小盘股仍在低位挣扎。
7月2日证监会党委扩大会议的一纸宣言,彻底扭转了战局:“牢记中小投资者众多的最大市情! ”
一、银行股的“虚假繁荣”与散户困境
2025年5月,江苏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1910亿元;浦发银行、宁波银行单日涨幅超2%,银行ETF持续吸金。
这波行情的推手是险资,中国平安60%股票仓位押注高股息银行股,险资整体持有银行股市值达2657亿元。
但狂欢背后是残酷的分化:银行股占A股权重超25%,其暴涨导致资金虹吸,创业板同期涨幅不足2%,大量科技股滞涨。
散户成了最大牺牲者。
数据显示,虽然上半年3700只个股上涨,但散户重仓的中小盘股严重跑输指数。
当银行股市盈率仅5-7倍、股息率高达7%-8%时,散户却因高门槛被挡在门外,银行股大宗交易动辄千万起投,险资凭借资金优势独占红利。
市场陷入恶性循环:银行股越涨,中小盘流动性越枯竭;散户越亏钱,市场成交量从1.5万亿萎缩至1.3万亿。
二、政策转向:证监会捅破“窗户纸”
7月2日,证监会党委扩大会议释放破局信号:“做强主场”的核心是解决散户获得感缺失。
会议直指病灶,A股散户持仓市值占比超25%,而最大公募基金持仓仅7%,保护散户就是守护市场根基。
具体政策刀刀见血:优化股债融资机制打击“圈钱”,严控IPO扩容速度;健全退市新规,2025年上半年退市公司数量同比增50%,加速劣质企业出清;试点集体诉讼制度,简化维权流程,让财务造假公司直接赔到破产。
监管逻辑彻底转变。
过去“稳指数靠银行”的思路被抛弃,转而通过制度设计迫使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科创板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亏损科技企业上市;发布“并购六条”支持硬科技整合,给中小成长股输血。
某公募基金经理透露:“现在报产品必须明确标注业绩比较基准,偏离度超5%需向监管解释,这逼着基金真金白银投科技股”。
三、市场裂变:散户的机会在哪里?
政策出台仅24小时,市场结构已现剧变。
7月3日,创业板指单日大涨1.9%站稳5日线,北向资金狂买半导体设备龙头。
被银行股压制的小盘股集体爆发:中证2000指数4月以来涨18.55%,专精特新“小巨人”扎堆的北证50指数暴涨36%。
散户的灵活优势开始凸显。
诺安多策略基金因重仓中小盘股净值飙升,却被迫限购100万元,机构资金涌入导致产品规模过小无法承载。
这反而给了散户机会:没有调仓限制的散户可自由捕捉微盘股机会,例如挖掘机构调研超5次、北向资金增持的20倍PE以下成长股。
三类策略成为散户利器:产业趋势投资(如政策驱动的AI算力芯片)、周期轮动(跟踪猪周期库存数据)、量化套利(利用涨停板T+1规则捕捉次日溢价)。
某民间高手分享:“去年埋伏某储能小盘股,只因发现其逆变器专利数季度增30%,后随政策落地股价翻倍”。
四、散户生存战:这些坑千万别踩
当市场转向时,主力资金的收割手法更加隐蔽。
某私募操盘手自曝套路:“尾盘拉升小盘股制造赚钱效应,次日高开砸盘——利用T+1规则锁住追涨散户”。
识别陷阱需紧盯三个信号:早盘急速拉升却量能不济、龙虎榜机构席位净卖出超5000万、大宗交易折价率突增至8%以上。
散户更需要铁律约束。
单只个股仓位不超过20%,行业持仓不超过30%;当市场PE中位数超40倍时,总仓位降至50%以下。
某亏损散户的血泪教训:“满仓赌重组股是自杀,80%仓位押注某ST股结果退市”。
建立交易日志至关重要,例如记录追涨AI概念时忽略成交额背离的情绪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