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退市冲击山东高速,国企巨额投资陷困局,债务高企风险难控
恒大退市,最大金主还在埋单——山东高速的账本和人心都塌了一角
夜市那条路,烧烤摊的油烟往脸上扑,人群里有人低声骂着“又是那套”,听着就像听邻居讲谁又被坑了,情绪瞬间拉满,这事你要是不懂也能听懂,因为主要角色都在里头——恒大退市,山东高速这个曾经被吹成“保姆级金主”的国企,钱投了大半,面子也丢了不少,账还没结清,这坑就摆那儿了。
核心事实先说清楚,8月25日恒大正式退市,四天后山东高速发布2025年中报,营收下滑11.52%,归母净利润仅微增3.89%,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61.87%一路爬到65.96%,比板块中位数高出将近20个百分点,这账面上的数字像一道刀子,割在投资者、在普通纳税人的心口。
要回到辉煌往事,2016年12月恒大一轮引战投募资300亿,山东高速当年就掏出30亿,随后又通过三家子公司追加200亿,合计230亿,换得恒大超5%的股权,那阵儿山东高速董事长站在许家印身边拍照,C位照着上了报纸,谁都觉得这是互利的好事,2017到2019年恒大连续高额分红,山东高速靠着这些分红拿到了约57.6亿元,账面看着不算亏,这故事讲给街坊也能听得懂——你先给我钱,我管着帮你挣钱,结果一阵风吹过,有人倒下了。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2020年恒大发生流动性危机,山东高速被迫按协议将约4.7%的股权以200亿元对价转让给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分期收款结果最后一笔迟迟不到位,仲裁打了又打,到现在公司财报里仍显示这笔款没收齐,钱像被冻起来了,账上是应收款,实际是空洞的承诺,这种感觉就像邻居借钱后把门关上了,你喊也喊不动。
内部的人也不是安静的,原来当家的人事有问题,枣庄中院判决显示,时任山东高速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亮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存在滥用职权、违规安排交易等行为,国资损失被判定3154万元,这段时间正是山东高速重仓恒大的关键期,内部员工在茶水间里说话也直接——“那时候上头就爱看业绩,谁不投,项目上能见红的就推,结果今天账倒回来了”。
网友那股劲儿也来了,各种调侃和梗在社交平台上跑,恒大退市后“金主排行榜”被转到评论区,大家把山东高速的名字挂在醒目位置,吐槽多的是“国企也能学着玩杠杆了”,有的人怒了,说国家资产咋就这样被摆弄成赌博,另一部分人笑了,觉得这就是资本游戏的常态,街坊大爷们聚在小区门口也说了句“这事儿不稀奇,谁没被收割过”。
把行业早年的“信仰式玩法”跟现在的“付费套餐式割韭菜”对比一下,早年地产圈流行的是高杠杆、高周转,说是翻本快,贷款能拉动增长,那时的口号听着像信仰:“有项目就有未来”,那时候资方给钱像是赌博的投资者相信大神,结果一夜之间信仰塌了,现在的玩法更像是把各种金融产品捆绑卖,到处是票据、债券和复杂条款,普通投资者看不懂,机构也把风险外包,问题出现时就成了“谁也甩不开的烂摊子”。
数据扎眼不能忽略,山东高速2025年上半年营收107.4亿元,是板块里唯一营收过百亿的公司,但归母净利润只有16.96亿元,远不及宁沪高速的24.24亿元和招商公路的25.04亿元,ROA只有1.29%,板块中位数1.91%,资产负债率高达65.96%,而行业中位数在44%左右,这些数字像冷水泼在脸上,说明规模大,但效率差,债务像雪球越滚越大。
这种大而不强的状态带来的是连串的现实问题,山东高速还有很多在建项目现金流先出、回报后至,比如预算超45亿元的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进度才过25%,近10亿元的智慧交通产业基地工程进度不足30%,还有11亿元的宜宾危废处置二期几乎为零进展,这些项目的钱砸下去就是未来好几年资金缺口的隐患,债务到期和项目回款不稳是杠杆生意里最怕的事。
政策层面也有暗线,《价格法修正草案》和相关监管趋严的信号在路上,中央在喊要防风险、管资本回流国有资产,但地方国企在融资端的那股劲儿没完全收住,山东高速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拟300亿元并迅速提交注册、又发行79.84亿元类REITs——这动作说明背景硬,但也说明急需钱,这种上头要管下头还在疯狂融资的矛盾感,像家门口的街道同时开着红绿灯一样矛盾重重。
多方的矛盾和吵吵闹闹体现在资本市场上,股价从5月底11.09元跌到最近9.01元,最大跌幅约20%,在大盘涨的环境下逆势下跌,市场在用脚投票,投资者情绪蔓延到债券持有人、小股东和员工身上,谁都可能被连累,供应商账期被压,基层员工的奖金、岗位调整都带来不确定性,社区里的出租房主们也开始打听这公司是否会影响公共项目进度。
内部员工在群里吐槽,财务人夜里加班对着账本算不出头绪,项目部的人天天催钱,地方合作方在催项目进度,法律团队忙着跟恒大那边的应收款打官司,基层路桥工地的工人关心的是工资能不能按时发,事情层层叠叠,像个没缝的破茧,越扯越大。
普通人该怎么办,不要光看热闹也别被表面利好迷眼,先把自己的风险边界划清,别轻易买那种看似高收益但条款复杂的票据,尤其是和大型地产或高杠杆扩张相关的金融产品要多问、多看合同期限、回款安排和担保情况,社区大爷们的话有用——钱要放熟人手里,投资要留点流动性,别把家底子全压在一两个企业上。
对于在国企、地方债务和房地产交叉处工作的朋友,能提前做的包括:关注公司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核查在建项目的进度和预算消耗情况,评估短期偿债压力和可动用融资渠道,尽量把短期负债转成长期,减少到期集中风险,法律和合同层面要设置更严的回款保障条款。
这事儿不是单一公司的闹剧,它映射出一个行业的病根,恒大退市只是个节点,山东高速的账本、项目和人心像链条一样被拉扯着,今天看着像别人的笑话,明天也可能轮到你家门口的工程或理财产品被连累,大家把耳朵竖起来,多看看数据,多问一句“这钱什么时候能回来”,别让别人的辉煌往事变成你家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