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观礼台全程细节揭秘,甄子丹杜江低调现身,真相对比流量明星
9月3日天安门阅兵观礼台上的四位艺人:甄子丹、杜江、张凯丽与张明敏的故事碎片
9月初,北京城还没完全褪去夏末的燥热。那天我妈一边削着苹果,一边看电视直播,嘴里念叨着:“这才是正经明星。”说的是阅兵观礼台上坐着的几位艺人——没有大红大紫的新晋流量,没有铺天盖地广告脸,只有安静端坐、眼神发亮的人。
先说甄子丹。小时候我家楼下录像厅总放他的《叶问》,老板娘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其实他早年跟随父母移民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混过一阵,据说还和当地武馆师傅切磋过拳脚。有一次,他在访谈节目里被叫“美国国际巨星”,当场纠正道:“我是中国甄子丹,不是美国甄子丹。”这种执拗劲儿,我爸觉得像东北老爷们儿,“认死理”。
2009年,有个圈内传闻,说他主动放弃了美国国籍,为了恢复中国籍还跑了不少手续。这事后来被香港娱乐记者翻出来,当时不少同行都私下嘀咕:别人挤破头想拿外国护照,这哥们倒好,自己把路堵死。“有些东西,是骨头里的,”他曾对好友李连杰讲过,“血缘不是签证能改的。”
再聊杜江。我表妹喜欢看军旅剧,《红海行动》上映那会儿她非拉我去影院,说杜江演得像真特种兵一样。据导演林超贤回忆,为拍爆破戏,他天天跟退役海军泡在一起练体能,还学会了怎么拆枪装弹。有次拍夜戏,大雨滂沱,他坚持不用替身,被副导演劝住才肯休息。2019年又演消防员和升旗手,每次角色都提前进队体验生活,听消防员讲火场趣事,还学会了一口京片子。
阅兵当天,有照片流出——杜江手握嘉宾卡泪眼婆娑。他后来给朋友发微信,说这张证要留到孩子成年,让小孩知道什么叫“荣誉”。据央视幕后工作人员透露,那晚后台有人见他独自站窗前,看长安街灯火,一言不发。
张凯丽则是另一种气质。我奶奶爱看她主演的家庭剧,《渴望》《风华正茂》这些老电视剧里,她总是一副坚韧温柔样。今年两会上,她提案要求加强家暴惩罚,被不少妇女组织点赞。政协会议期间,她常带本笔记本记录大家意见,据同组委员回忆,有一年冬天开会时她因感冒仍坚持全程参加讨论,“为民请命”成了圈内口碑标签。
现场观礼时,她多次落泪。一旁摄影师悄悄录下画面,后来朋友圈疯传,都夸这是“真正懂生活”的演员。有段旧事很少被提及:九十年代初她曾随文工团赴西藏慰问演出,高原反应严重却坚持登台唱歌,被战士们称作“铁娘子”。
至于张明敏,这名字年轻点的小孩未必熟悉,但八零后应该都听过《我的中国心》。1984年春晚播完后,他在香港遭遇抵制,不少乐坛同行劝他收敛点别太高调。他偏不信邪,坚持巡回义演,把票款全捐给国家建设项目。当时广东某村干部专门写信感谢,说靠这笔钱修好了小学操场。北京亚运会期间,他又搞全国巡唱,只领路费不要报酬。这些故事只在地方志或村史中偶尔出现,很难查到详细资料。
最近几年,每逢重大庆典都会看到他的身影。不久前港澳文化交流会上,还有记者提起当年的春晚轶事——据说那首歌最初歌词定稿是在广州某茶楼完成,两句关键歌词还是服务员帮忙润色出来。这类冷门细节往往埋没在人情世故里,却让人物变得更真实可亲。
今年受邀的不止他们几个。同排还有体育健儿陈梦、苏炳添等,他们背后的训练故事也颇多,比如苏炳添大学时代每天清晨五点准时操场集合,从不迟到;陈梦比赛间隙喜欢用毛巾包住球拍保养,据教练讲这是青岛乒乓球队代代相传的小习惯。而雷军、小米创始人的位置就在观礼台东侧第三排,我叔叔去年参加科技展碰见本人,人挺谦虚,总穿灰色夹克走路飞快,一点不像外界想象中的企业家派头。
董宇辉则属于新型代表,在助农直播间蹿红之后,今年第一次受邀入席。他自述小时候最怕老师抽查背诵古诗,如今却能侃侃而谈乡土文化。据河南农村邻居描述,小董每逢春节都会买书送给左邻右舍家的孩子,自掏腰包买字典,用塑料袋包起来防潮。“读书人的脾气就是倔,”邻居王婶笑道,“现在算熬出头啦。”
有意思的是,今年流量明星集体缺席,也引来坊间议论。一位北京电影学院退休教授曾感慨,现在很多演员靠包装走捷径,但真要代表国家露脸就怯场,要么怕丢形象,要么根本没人邀请。“饭碗不能光靠脸吃,总归得有两把刷子的。”
最后插个小花絮。我三姨夫以前做新闻编辑,经常加班赶稿。今年阅兵结束后单位聚餐,同桌有人问哪位艺人最让你佩服?他说还是那些几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的老艺术家吧,他们既不会刻意炒作,也不会乱接广告,就像老式搪瓷杯,用久了才知分量重轻。有时候所谓榜样,就是平凡里的认真劲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史实参考。
部分信息参考央视网报道、《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2023.2.13)、相关地方志及采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