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民意变了?超八成乌克兰人想停战,但开出的条件更扎心

基辅的地铁站里,哈尔科夫的废墟下,人们已经不再谈论“胜利”了,他们谈论的是下一块面包和今晚的炮弹会不会落在自己头上。

打了三年多,当乌克兰评级集团把一份问卷摆在1600个成年人面前时,终于有人把皇帝的新衣给扯了下来——80%的人,用颤抖或决绝的笔迹,选择了“停战”。

这个数字,像一颗信号弹,在弥漫着硝烟的东欧平原上炸开。

它说的不是投降,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

想想看,国家的GDP直接蒸发了三分之一,国债从227亿飙到2300亿,通胀率高到让人怀疑人生。

前线的绞肉机里,百万大军几乎是把控制区内能喘气的青壮年都给填了进去,征兵年龄一降再降,最后连18岁的孩子都不放过。

一个基辅市民在网上写道,儿子的第三次征兵通知下来时,他们全家连夜跑路,躲进了波兰亲戚家的地下室。

这不是懦弱,这是最本能的求生。

但最有意思的,是这80%的人开出的停战条件。

他们怕啊,怕今天停了,明天俄罗斯的钢铁洪流又压过来。

所以,他们天真地把希望寄托在“北约式”的安全保障上,觉得只要美国和欧洲大哥们拍胸脯,和平就能万无一失。

这简直像一个被家暴的孩子,唯一的愿望是门口能站着两个壮汉保镖,至于这两个保镖会不会进屋把最后一点粮食也顺走,他已经顾不上了。

可“盟友”的承诺,听起来更像一个渣男的甜言蜜语。

美国人嘴上喊着“海马斯”管够,前线士兵拿到手的弹药却只够打半天,甚至还有快过期的单兵导弹。

欧洲那边呢?

说可以帮你训练军队,但得等停火以后再说,顺便你家的农业、能源市场得对我们再开放一点。

瞧见没?

这哪是安全保障,这分明是一张空头支票,上面还用小字写着“最终解释权归我所有”。

更讽刺的是,只有两成的人愿意跟俄罗斯直接坐下来谈。

剩下的宁可让美国、沙特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中间商”来传话。

这是一种创伤后应激障碍,从2014年的克里米亚到现在的全面开火,俄罗斯这个邻居给他们留下的阴影太大了。

可问题是,你自己都不敢上牌桌,还指望别人帮你争取到最好的筹码?

普京早就把话挑明了:想停火,就得承认“现实”,承认顿巴斯已经是既成事实。

你连面都不敢见,这仗还怎么谈?

说到底,乌克兰不过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美国那些军工复合体的大佬们,巴不得这仗再打久一点,好把仓库里生锈的旧武器翻新一下,高价卖给基辅,再用赚来的钱给自己换上最新款。

特朗普政府那种“一边拱火让你去炸俄罗斯本土,一边又想跟普京勾兑”的骚操作,把这种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泽连斯基的日子也不好过。

前脚刚在北约峰会上慷慨陈词“一寸领土都不会让”,后脚就得私下跟美国特使嘀咕“顿巴斯的现状也不是不能聊”。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操作,民众看在眼里,寒在心里。

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已经在伦敦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回来抢班夺权。

内部都快打成一锅粥了,还谈什么一致对外?

所以,这80%的停战民意,像一声困兽的哀嚎,响亮,却充满了无力感。

人们想要的,不过是活下去的权利。

但当你的命运攥在别人手里,连喊停的资格都需要别人点头时,和平究竟是什么?

它或许不是战壕的终点,也不是谈判桌上的协议,而是一种奢侈的、早已被遗忘的,能够自己决定明天的勇气。

只是不知道,这份勇气,还能不能在废墟里重新发芽。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