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李建华:英俊不输焦恩俊,娶封神纣王爱妃,今现状如何
提到《封神榜》里的二郎神,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焦恩俊那张帅得让人心动的脸。
但你知道吗?
还有一位“二郎神”,他的英俊丝毫不输焦恩俊,甚至更加接地气,稳重的眼神、利落的动作,仿佛是从神话中走出来的武将神仙。
他就是1990版《封神榜》中杨戬的扮演者——李建华。
更有趣的是,戏外的他竟然娶了剧中的“纣王爱妃”吕贤丽,这一巧合当年可是让观众津津乐道了好一阵子。
如今,这对“神仙眷侣”的生活如何?
他们又在忙些什么呢?
李建华出生于浙江宁波,从小在地方戏曲的熏陶下长大,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4年,14岁的他考入上海沪剧团学馆,开始了他的戏曲生涯。
那时的学馆训练极为严苛,他从最基础的唱念做打学起,日复一日地打磨基本功,丝毫不敢懈怠。
1979年毕业后,他直接留在团里成为正式演员,彼时沪剧正处于流行期,他很快获得了出演小角色的机会,在实践中积累表演经验。
进入1980年代,李建华的演艺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开始在一些剧目中担任主演,如《眼睛是蓝的》《筱丹桂之死》等。
他的唱腔细腻婉转,表演自然不夸张,总能让观众感到舒服贴切。
1990年,一个重要的机会降临。
《封神榜》剧组选角时,沪剧团推荐李建华前去试镜,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气质,他成功拿下杨戬一角。
这部根据古典小说改编的剧集充满神话元素,而李建华多年的戏曲功底在此刻派上了大用场,尤其是打戏部分,翻跟头、耍兵器等动作他都能自如完成,几乎不需要替身。
《封神榜》播出后,李建华迅速走红,杨戬这一角色让他从一名沪剧演员一跃成为电视明星。
剧中的杨戬是玉虚宫弟子,忠心耿耿且武艺高强,李建华将角色演绎得有板有眼,不少观众认为他的版本最贴近原著。
相较于焦恩俊版本杨戬的浪漫气息,李建华的演绎更显务实,却同样极具魅力。
拍摄《封神榜》时,剧组辗转多地取景,包括苏北、安徽、河南、福建、甘肃、新疆等。
在新疆拍摄期间,条件尤为艰苦,演员们住的是马厩,连洗澡都成了难题,但李建华毫无怨言,咬牙坚持了下来。
也是在这个剧组,他结识了饰演黄妃的吕贤丽。
黄妃是黄飞虎的姐姐,被纣王看中成为爱妃,最终为保节操选择自杀,吕贤丽将这个悲剧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让人深感同情。
戏外,两人原本就是同事,在剧组有了更多接触机会,尽管剧中角色并无交集,但私下里他们经常交流表演心得,十分投缘。
剧集拍摄结束后不久,两人便确立了恋爱关系,随后步入婚姻殿堂。
如今,李建华与吕贤丽已结婚34年,婚姻生活一直稳定和睦,从未传出过绯闻。
现实中“二郎神”娶了“纣王爱妃”,这一有趣的巧合当年还被观众当作段子津津乐道。
婚后,两人继续在沪剧院工作,经常在舞台上合作饰演夫妻或恋人,如《红灯记》《生死对话》等剧目中,他们配合默契,将角色间的情感演绎得真实自然,让观众深受感染。
《封神榜》的走红并没有让李建华一头扎进影视圈,尽管有不少影视邀约,他却始终更偏爱舞台。
在他看来,拍电视剧难免浮躁,难以让人沉下心来,只有沪剧舞台才能让他找到归属感。
后来他也接拍过一些电视剧,如《上海一家人》《美女也愁嫁》《开心公寓》等,与李羚、谢园、陈好等演员有过合作,但这些都没有让他放弃沪剧事业。
相反,李建华与吕贤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沪剧的传承与发展中,两人都是沪剧艺术的非遗传承人,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2010年左右,他们参与了沪剧《日出》的演出,李建华担任主演,吕贤丽也在其中贡献了不少力量。
当时沪剧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他们便开始琢磨着培养新人。
进入2010年代,李建华和吕贤丽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教学上。
2018年,60岁左右的他们与陈瑜等沪剧艺术家一同开设了沪剧表演班,还成立了娃娃艺术团,专门教授孩子们学习沪剧。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沪剧得以传承,扩大这门艺术的影响力。
2019年,他们将沪剧带入校园,在金山区的实验幼儿园开展试点教学,每周给70多个孩子上课。
吕贤丽负责教唱腔,李建华则指导身段,孩子们从零基础学起,如今已有不少人能够登台表演。
夫妻俩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技巧,还会讲述沪剧的历史文化,让年轻一代了解这门艺术的价值。
2020年代初,疫情对演出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李建华夫妇并未停下脚步,而是通过线上方式继续授课。
2023年,他们登上综艺节目《疯狂的冰箱》,分享了《封神榜》拍摄时的趣事,如新疆的艰苦条件和剧组的集体生活。
节目中,两人精神状态良好,虽然头发已有些花白,但气色红润。
吕贤丽还在节目中提到,她常劝李建华不要太纠结于名利,家庭和艺术才是更重要的,话语朴实却蕴含着生活智慧。
如今,李建华已65岁,吕贤丽63岁,两人都已退休,却依旧忙碌。
他们仍是沪剧训练营的指导老师,带出了一批又一批新人,有些学生已经进入沪剧院工作,继续发扬沪剧艺术。
最近几年,李建华偶尔会在抖音上发布视频,演唱《少奶奶的扇子》等沪剧段子,有时还会与吕贤丽合唱,粉丝们在评论区留言称他的嗓音依旧稳健。
2024年,他们参与了沪剧《芦荡火种》传承版的演出,虽不是主角,却在幕后帮忙指导。
2025年上半年,有报道称他们在社区演出中推广沪剧小品《幸福公交》,获得了观众的不错反馈。
李建华与吕贤丽的生活低调而平静,不接广告也不炒作,女儿已长大成人,独立生活。
他们在上海的家中,过着普通人的日子,心思全放在沪剧艺术上。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排练室,李建华正手把手地教年轻演员动作,吕贤丽在一旁轻声纠正唱腔,沪剧的婉转旋律在房间里回荡,这便是他们如今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娱乐圈的一段佳话,更是对传统艺术坚守的典范。
这对“神仙眷侣”用自己的方式,将沪剧艺术传承给下一代,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本文旨在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