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里程碑!中芯国际、华虹公司同日公布亮眼业绩
华虹公司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08.3%,这不是开玩笑吧? 一个晶圆厂的生产负荷超过了100%,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是工程师们突破了物理极限,还是市场需求爆棚到不得不日夜加班?
这样的数据突然在国产芯片界炸开了锅,直接反映出华虹和中芯国际这两大巨头的实力爆表。
中芯国际的Q2财报显示,第二季度整体销售收入为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环比下降1.7%。 毛利率稳定在20.4%,虽较上一季下降2.1个百分点,但完全符合他们之前给出的指引。
公司透露,一季度的突发事件影响了二季度表现,但这并没有拖垮整体业绩,反而优于管理层预期。 当季归母净利润达1.32亿美元,同比下降19.5%,环比下降29.5%,显示出在挑战中仍保持了盈利韧性。
从应用细分看,中芯国际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收入占比升至25.2%,增加了1个百分点;工业与汽车领域贡献了10.6%,也提升1个百分点;同时计算机与平板收入占比下降2.3个百分点至15%,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公司当季产能利用率为92.5%,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接近满产状态。 月产能由Q1的97万片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增至约99万片,晶圆销售量环比提升4.3%,说明产能扩张正在推进。 资本开支方面,Q2飙升到18.85亿美元,比Q1的14.15亿美元明显增加。
华虹公司的Q2报告则更加耀眼,销售收入达5.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4.6%。 毛利率为10.9%,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约795万美元,同比猛增19.2%,环比暴涨112.1%。分技术平台来看,模拟与电源管理类产品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59.3%,占总额28.5%;独立式非易失存储器收入2760万美元,增长16.6%。
华虹还特别强调,65nm及以下工艺节点产品表现抢眼,销售收入1.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7.4%。
产能利用率的数字尤其引人质疑,华虹第二季度竟达到108.3%,环比提升5.6个百分点;付运晶圆130.5万片,同比增长18%,环比上升6%。 公司预计Q3收入在6.2亿美元至6.4亿美元之间,毛利率10%至12%。
全球半导体市场的背景数据同样冲击性强,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报告显示,1-6月市场规模超34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其中第一季度约1670亿美元,增长18.1%;第二季度约1800亿美元,增长19.6%。 细分领域方面,逻辑半导体激增37%,存储半导体上升20%,传感器增长16%,模拟和微型器件小幅增长4%。
中芯国际的应用分布变化成为另一个焦点,工业与汽车类收入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10.6%,智能手机类稳定增长至25.2%。 对比之下,华虹的模拟与电源管理类产品增势如火箭般窜升,59.3%的增幅让行业人士大跌眼镜。
产能利用率的高数值并非孤立事件,它直接与晶圆销量的具体数据挂钩,比如华虹付运量同比增长18%,证明了国产生产线的高效运转。
资本开支的大幅波动也值得玩味,中芯国际在Q2的开支达18.85亿美元,比Q1激增了数亿。 华虹虽未披露细节,但无锡新线的推进暗示着投资热潮。
这些数字让人们联想到生产设施的扩张规模,比如中芯国际月产能的增加如何支撑了后续出货。 逻辑半导体37%的增长点与华虹的高端工艺节点数据相呼应,行业整体正在向更先进制程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