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爸,离去的妈,679分寒门学子立志报国登上央视,让人动容
“我家不怎么有钱,但我觉得我的精神特别富有。”
这句话一出来,网友们都忍不住泪目。高宇,一个来自河南开封的普通男孩,用679分的高考成绩给自己和家里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他的故事,是一场两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他不仅为自己扛起了责任,也兑现了对家人的承诺,更把忠诚献给了祖国。
要是你走进高宇家,估计心里都会咯噔一下。说实话,不敢相信现在还有人住在那样的地方。墙皮斑斑驳驳,上面还挂着褪了色的对联,地上都是水泥。家具都是老掉牙的款式,算最值钱的,就是那台老电视机。生活环境苦,但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反过来说,高宇一家其实一直在咬紧牙关过日子。妈妈不得不外出打工,爸爸因病长期不能工作,家里的一切担子几乎都压在了年老的爷爷奶奶身上。
对老人来说,照顾一家人本来就够难了,还得面对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有时候真的让人心疼。高宇小时候还能放学回家帮忙,后来上了高中,每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剩下的,就是爷爷奶奶无声地坚持和等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用在高宇身上真是一点都不夸张。哪个孩子不想玩?谁不想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他早早就知道了什么叫“生活”。他们家,吃穿住用,每一样都成了天大的事儿。爷爷奶奶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他,保证他不挨饿。可跟别的孩子一比,他心里清楚,别人的家里顿顿能吃上肉。
慢慢地,他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目标一有,他就像开了挂似的呵,心里只有学习。小学到高中,班里基本没几个能在学习上压得住他。他家里有一面奖状墙,贴满了各种奖状。每次他带奖状回家,最开心的就是爷爷。爷爷拿着胶水,满脸笑容地把奖状一张张贴上墙,那一幕特别温暖。
高宇其实从来没参加过补课班。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用不着,另家里根本负担不起那个花销。钱要是省下来,家里还能多吃几顿肉。而那些补习内容,不都是书上的嘛,老师不是都教过?所以他觉得,花这钱没意义。有不懂的问题,他就问同学、请教老师,看看答案,跟着思路再捋一遍。他觉得答案只是一个参考,可以帮自己查缺补漏。
上了高中后,高宇几乎就是睁眼就开始学,一直到晚上睡觉,一天不到七个小时休息时间。可是他没有觉得苦,反而觉得日子充满希望。虽然条件差一些,灯光下,一支笔、一盏台灯,再加上一颗不服输的心,他坚持了下来。每解决一道难题,他就觉得离梦想更近一步,感觉所有的疲惫都值了。
高宇性格里能有这种劲头,离不开爷爷的影响。爷爷曾是个退伍老兵,虽然人老了,身上却有当兵的那股子硬气。小时候,高宇经常听爷爷讲部队的事,被那种吃苦耐劳、拼劲十足的精神深深吸引。或许爷爷只是随便唠唠,而高宇却把这些故事当成了希望的灯。
所以他说那句话时,大家都懂了:“我家没多少物质,但我的精神世界很丰盛。”高考成绩出来,高宇不负众望,拿下679分。对爷爷奶奶来说,这就是多年来所有努力换来的最好回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把青春和激情献给了祖国。
拿到录取通知书和爷爷拥抱的那一刻,什么叫“忠孝两全”,一目了然。中国人一直讲“忠”和“孝”,高宇的故事让人觉得很有共鸣——孝敬长辈是他的承诺,报效国家是他的选择。虽然爷爷奶奶没能给他富裕的生活,但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他。他也没辜负这份爱,用努力和成绩带着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种家国情怀和个人奋斗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动容。他的故事让人想起那些同样靠自己逆风翻盘的同龄人。比如:周糠顺,家里全靠低保和好心人捐助,还是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李秋菊,家里挂着欠条,全村人帮她,她也考上了北大;庞众望,身患疾病,家境更艰难,但一路闯进了清华,连博士都读上了。
这些孩子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都没有被生活打倒,反而更坚强、更自信。他们没抱怨世界不公,只是心存感恩。当一个人小时候就被爱包围着,哪怕这爱是在贫穷的环境里,也能长出最美的花。
在这个快节奏又浮躁的时代,高宇们的坚持让人相信:知识真能改变命运,付出终会有回报,“忠孝”真的可以两全。
高宇会有怎么样的未来?谁都想知道。也许他以后能成为出色的军人,用信仰守护祖国大地。也或许能实现自己的承诺,把爷爷奶奶接到长沙,让他们感受他的新生活。高宇不是个例,而是无数寒门学子的缩影。他们用努力撕开命运的缝隙,也用自己的选择诠释了什么是责任。
他的爷爷奶奶未必会说大道理,可用最简单的方式陪着他长大。而他,用自己的成长,让家人的辛苦没有白费。
他的经历已经告诉我们:家里虽穷,但志气不缺;命运可能会不公,但只要坚持,总会等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