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局势大逆转!美军双军演围堵,五代机超百架?
7月15日,据美国“Army Recognition”网站确认,美国空军借参与“雷霆对抗25-2”演习之际,首次在菲律宾部署了F-35A战斗机。同时,隶属于第85测试中队的F-15EX战斗机也首次抵达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这两款先进战斗机形成的“南北呼应”局面,背后支撑的是两场规模庞大的联合军事演习。
2023年,美国在重返菲律宾之后,重启了搁置长达三十年的“雷霆对抗”系列军事演习。依据双方达成的共识,该系列演习将于每年的4月与7月各进行一次。鉴于菲律宾空军装备颇为简陋的现状,“雷霆对抗”实质上成为了美军在关岛加油机与预警机支援下,演练如何在菲律宾这一“前沿阵地”实施作战的契机。在此背景下,美军参演的战斗机从F-16逐步升级到了F-22A和F-35A。至于此次的“雷霆对抗25-2”演习,更是直接将训练区域设定在了吕宋岛,毫不遮掩其意图,即向北穿越巴士海峡进行演练。
嘉手纳基地原部署有48架F-15C/D战斗机,但因F-22A产量锐减,无法按既定计划常驻东亚以替换这些F-15C/D。至2022年,美军遂将这些老化的战机调遣回国,转而采用其他机种进行短期轮换部署。此番F-15EX入驻嘉手纳,旨在评估当地环境适应性,并为来年春季F-15EX大规模长期驻扎收集必要数据。嘉手纳基地,作为美军在日本东南的最前沿空军要塞,始终是美国封锁第一岛链的象征。与此同时,与歼-16相媲美的F-15EX飞抵嘉手纳之际,一场盛大的“部队重返太平洋”军事演习也正式启幕。
▲为了满足在嘉手纳的部署要求,美军增加了F-15EX战斗机的采购数目。
这场军事演习筹备历时至少三年,耗资逾5亿美元,涵盖了近300架多种类型的战斗机。美军为此设定的演习情境聚焦于印太区域发生的高级空战,要求各飞行编队在模拟遭受远程打击的环境中,运用“敏捷战斗”策略维持作战效能。简而言之,就是预设在第一、第二岛链的基地遭受严重破坏后,前线基地如何确保系统运作,以支援战斗机继续执行任务。在“重返太平洋”战略框架下,这与F-15EX战斗机降落嘉手纳基地,标志着美军在此重新部署重型战斗机的举措,异曲同工。
长久以来,众人对国内穿越第一岛链的能力满怀信心,乃至第二岛链亦被视为可轻易突破之障。然而,面对美国空军同时在菲律宾与太平洋区域举办两场军事演习,意图双向围堵,并投入巨资模拟应对首轮远程打击的场景,此类乐观预期显然过于天真。别的不提,近期数场冲突实例已揭示,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类武器,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拔除大型军事据点。试想,一旦近百架F-22A与F-35A战斗机,在非隐身战机及辅助机群的协同下,自第二岛链腾空而起,局势无疑将充满变数。
▲尽管F-35的单机性能稍显不足,然而其规模优势确实相当显著。
相较于菲律宾,由于山东舰在南海的部署以及多个大型岛屿机场的基本竣工,该地区的安全风险实际上有所降低,这或许正是美军仅将其视作“前沿支点”,而未派遣大量战斗机入驻的考量。从国内视角审视,这一局面的根源在于积累尚显薄弱——歼-20战斗机的量产进度滞后数年,且成本更为高昂,难以迅速匹敌F-35的装备数量;至于运油-20,其服役历史尚不足五年,与美军冷战期间积累的数百架规模相去甚远。简而言之,尽管美军麻烦不断,且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进展缓慢,但其基础实力依然雄厚。而我国,在“三剑客”实现大规模量产仅仅十年的背景下,尚难以实现对美超越。
再过五年,仅需坚守这五年时光,局势便将迎来根本性转变。届时,歼-35、歼-20S及歼-20A等先进装备将大批部署,福建舰与增援的055型舰艇亦将构建强大战力,同时,歼-36与空警-3000等新一代武器系统将崭露头角。反观美军,其新武器研发成果有限,赖以支撑的冷战时期遗产亦将持续损耗。至那时,虽可能尚未能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抗衡,但在东亚区域内稳操胜券却已是不争之事实。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