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男单首轮失利后,换帅真能解决问题吗
还记得小时候打乒乓球,老是以为只要我握住球拍,球就会自己钻进对方球网。小时候不懂事,长大才发现,世界哪有这么顺溜的事儿?告诉你个最新“闹心”消息——国乒男单居然在美国大满贯首轮惨遭团灭,四大将接连翻车,看得屏幕前的观众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人们的目光,嗖一下聚到了刘志强教练身上。这下好了,网络上一片“锅甩给教练”,仿佛塞翁失马全是刘指导牵的马。可竞技体育,哪有只赢不输,哪有只甜不苦?今天咱们就敲开这事的瓜皮,看看真相到底有多扎心。
说起这回男乒的“团灭现场”,场面可以说是跌碎了无数国人的下巴。梁靖崑,那个上次还在世界杯舞台逆天改命的硬汉,这回首局猫着腰就11:5轻松拿下法国选手巴德,正当球迷们盘算着要剥几斤瓜子等他再下一城,谁知后三局直接“断电”——连拉带拽地把优势弄丢,最后决胜局被巴德11:5砸得心理防线全崩。隔壁周启豪还更离谱,被名叫阿鲁纳的无敌非洲劲敌三局“闷葫芦”横扫干净。要知道,这哥们可是能赢樊振东的主,结果这次打得跟掉线网课似的,彻底没影儿。刘志强教练在场边手里的战术板都快当魔术道具使了,捏得手发抖嗓子喊哑,最后还被镜头逮了个捂脸的画面。网络上顺势开启“教练该背锅”模式,似乎一夜之间,全网都成了“国乒换帅”的专家。
咱们中国人惯会看热闹凑热闹,这时候难免有人觉得“教练不行呗,赶紧下课!”但要说这事能全赖刘志强,那可真是“裤裆里点灯——找屎(事)”。竞技体育哪有永远的赢家?你看看前两年男乒的风头,那叫一个“高高挂灯笼”,可如今这江湖也不是原来那片海,变化快得比东北的天气还邪门。这次栽跟头的巴德,别说在法国也是响当当的新星,顶着资格赛名头进场,不小心成了最大“搅局王”。他不是只爆一个冷,第二轮照样把种子选手抡下台。阿鲁纳呢?常年在国际赛场深耕,世界排名本来就不低。细这些外协选手进步神速,咱中国男乒原来一家独大的神话,眼下早成了江湖传说。普通球迷嘴里奔腾的热词“体坛常青树”,到了赛场上就得换句实话——没有人能一直呼风唤雨。
再说刘志强,去年那场世界杯梁靖崑面对达科0:2落后,还是他果断一个暂停盘活全局,顺带点破了几记关键分。最终梁靖崑完成逆转杀进四强。人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这教练没点真本事能带出这种成绩?当年当陪练、娶世界冠军、培养出刘诗雯,如今四十出头头发花白大半,你见过几个不操心、不操碎心的好教练?再横一个例子,你看看自家楼下操场上带娃踢球的家长,有几个不是跟着队员一块发愁?赢了球全队沸腾,输了球主教练背锅,啥时候见球迷分析球员心态,体验下“三把火”烤的滋味?
刚才说得像要翻篇,其实仔细看比赛一结束网上那股火药味并没散。“男乒王朝、刘志强无能、换帅如换刀”这样的字眼每天翻着花样刷屏,看着都让人心里拔凉拔凉的。球迷一秒钟能从“保暖外套梗”妥妥粉头,切换成“谁不背锅谁尴尬”。好端端一场失利,说成是教练从战术到临场全盘皆输,甚至还有人支招“早点培养下一任,不行就退居二线。”
不过也有“冷静派”跳出来喝止“嗷嗷喊着换人容易,真要是每次失利就撤帅,敢问谁还敢带队?哪个教练做到一场不输,连机器人都会掉链子。”而且别看现在男乒出师不利,背地里其实是各家水平一起“水涨船高”。阿鲁纳那种暴力打法,看一场少一场,谁敢说“躺赢”还能持续十年八年?再说梁靖崑本人,都出来认错了,交代心态有问题,承认轻敌,“不虚心栽大跟头”的道理谁不懂?球迷的着急可以理解,其实队里比谁都着急,只不过教练、队员急得发愁,网友急得发帖,着急方式不一样。
正当多数人咬牙切齿地“刘志强该下课”的一边倒态度时,这锅可不是那么好甩的。往回倒一倒——你还记得四月份世界杯的惊天逆转吗?当时梁靖崑被达科连下两局,对面赛点握着,现场球迷都准备关灯放羊回家吃饭了。结果刘指导一个暂停像“哈利波特”施法,愣是调整心态,连赢几局把人带进四强。节奏卡得那叫一个丝丝入扣。那时候的刘志强,成了网络热搜“神教练”,没人喊下课,只有彩虹屁一阵接一阵。更别提人家下苦功从球员到陪练一步一个脚印,带出过刘诗雯这种世界冠军,干到四十刚出头,头发都熬成了“盐焗色”。就问一句这样的教练,能用一场输球盖棺定论?要真有“只许成功不准失误”的行业,那咱早就成了“神仙球队”。
竞技体育本就像“翻跟头”,起起伏伏才叫过瘾。送走了一个陈年外协,又来一个“新王炸”,就像东北冬天捂脚一样,你刚觉暖活,它又给你透点小风。调整心态、接纳失败,然后揣着不服气准备下一场,这才是正解。刘志强对待球员,那认真劲儿一点不比家长差。暂停时他手拍大腿、嗓子吞沙,有几个人能理解那是操心不比自己亲闺女少?你让教练把场上球员的“心猿意马”全拿捏住,得成啥?“读心术”就成了竞技标配,这现实吗?
是啊,表面上比赛完了风头压下来。可你细挨着瞅瞅,暗流涌动一点不比大江大河弱。就在舆论像过山车上下翻飞的档口,更大麻烦可能正在路上。男乒本就进入群雄逐鹿时代,你看外协队伍个个磨刀霍霍,再不精进就要被人按在地上摩擦。偏偏此时梁靖崑、周启豪等主力状态像东北早春的小草——刚冒头就有霜打。这下教练、队员、协会多方立场逐渐裂开,谁都想当场揉圆搓扁问题,可实际上“搭把手”难题越来越多。你说要改进训练吧,怕得罪队员;加大选拔范围吧,又怕培养新人不成熟。一时间球迷、专家、媒体、运动员、协会、国际对手,各有各的算盘,你唱你的歌,他走他的调,四邻八方好不热闹。
外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小风起了个大浪头。人心齐了才叫球队,一旦各自为政,麻烦随时大过天。巴黎奥运临近,摆在国乒面前的考题是一边要保证老将不掉链子,一边盯着外协黑马生怕对方“突然超神”。群雄争霸的年代,教练和队员更是头顶压力锅,每个人都像东北家里那只“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也不能闲着。
说一句掏心窝的,各位看官,这一场球输了,咱们整的比春运火车还挤的“甩锅团队”真没必要。换教练这操作,说来容易,真有那么灵?不然早就搞成轮转制教练了,哪怕孙悟空驾到也得踢飞几个失利场子。都说竞技体育看结果,但你让每一个走上赛场的人都“保证不犯错”,这可真是给兔子戴锅盔——本梦幻,谁都顶不住。咱东北有句话,叫“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国乒几代人都是摔打中成长的,这点小波折不过是“拌大葱蘸生抽”—提味不伤身。该,该哭就哭,可别扯着嗓子就换帅,明儿球员赢了,还能给换回去吗?真服了网上这帮“一秒钟情绪转换家”,夸失败都是超长发挥,真是“嘴上风扇”一人吹一洞天。
到底要不要因为一场失利就把教练“祭天”?是咱们习惯了冠军光环,一失利就随手“拉清单”,还是真如键盘侠说的那样,竞技体育就是只看成绩?万一下次梁靖崑又杀进奥运四强,你们是准备原地“倒流彩虹屁”,还是一错再错“换帅如换衣”?留言区等你聊聊你觉得国乒目前的问题到底是人、是心态、还是咱们“没输习惯”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