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重返非洲只是幌子?以色列真实计划曝光,目标直指巴勒斯坦人

这风声听着就让人后背发凉,要把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成批地转移到非洲的南苏丹去?这听起来不像是21世纪的新闻,倒像是某个尘封档案里,已经被定性为战争罪行的疯狂计划。

可这事儿,还真就随着以色列外长在赞比亚的香槟酒杯,一起浮上了水面。就在8月下旬,以色列驻卢萨卡大使馆时隔52年重新开张,国旗升起的那一刻,以色列媒体高呼“重返非洲”,一片外交胜利的欢腾。然而,真正的棋局,棋眼根本不在赞比亚。

真正的棋子是南苏丹,以色列在非洲最铁的盟友。就在赞比亚使馆重开后不久,以色列副外长哈斯克尔就跑去了南苏丹,承诺提供援助。紧接着,路透社和美联社都收到了风声,说双方正在讨论那个惊人的计划——将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转移”到南苏丹。尽管南苏丹政府嘴上说着“没有这回事”,但联想到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已造成超过6.6万巴勒斯坦人死亡的军事行动,这种否认显得格外苍白。

这盘棋下得很大,目标直指南非。南非,这个曾经饱受种族隔离之苦的国家,如今是非洲大陆上批评以色列最猛的“领头羊”。正是南非,在2023年12月将以色列告上了国际法院,罪名是“种族灭绝”。以色列这一系列在非洲的动作,说白了就是一种“分而治之”的策略,试图瓦解南非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里的朋友圈,削弱它的话语权。

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国家独立浪潮中,以色列也曾积极建交,试图塑造“自由盟友”的形象。可1973年十月战争后,非洲国家一夜之间几乎全部与它断交,视其为“国际贱民”。如今的局面,不过是历史的又一次轮回,只是手段更加隐蔽和复杂。

以色列的渗透策略,主打的就是援助与合作。从2009年到2021年,以色列援助机构向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国砸下了四千多万美元。但这笔钱,跟美国动辄十几亿的援助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对于赞比亚这种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来说,任何外来的投资都是救命稻草,这也给了以色列可乘之机。以色列机构已经向赞比亚捐赠了医疗设备,还资助了农业学生去以色列培训。

但道义的砝码,终究比金钱更重。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1997年那句“没有巴勒斯坦的自由,南非的自由就是不完整的”,至今仍是南非外交的基石。也正是在南非和阿尔及利亚的持续推动下,以色列才在今年4月被踢出了非盟观察员的行列,其驻埃塞俄比亚大使在非盟活动中被驱逐出场,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所以,即便以色列在非洲撬开了一些口子,但只要巴勒斯坦问题这根刺还在,它就别想真正赢得非洲的心。一个名为“非洲支持巴勒斯坦”的民间组织正在非洲大陆快速发展,他们的联合创始人德赛说得很直白:那些受以色列诱惑的政客,早晚会被自己的人民追责。

这盘棋的结局,或许早就写好了。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