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养老金三大变化你得早知道?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养老金结构这两年变了。2014年10月前工作、之后退休的,都叫“中人”。
他们养老金有三部分:基础、过渡性、个人账户。但越晚退休的“中人”,结构占比越不一样。
第一,过渡性养老金越来越少。过渡性养老金=社平工资×视同指数×视同年限×系数。
“中人”退休越晚,视同年限越少,这部分自然降。比如老张2020年退,视同15年;老李2025年退,视同可能10年。
过渡性养老金占比,从30%降到20%很常见。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比涨。
账户余额=每月缴费×年限,缴得越久钱越多。60岁退休的,账户余额除以139个月,钱越攒越多。
2015年退休的“中人”,账户月发300元;2025年的,可能到800元。
第三,职业年金越来越重要。职业年金=单位+个人缴费,缴得越久积累越多。有人2015年退休,职业年金月发200元;2025年的,能到500元。
但职业年金发完就没,不像个人账户终生领。这些变化,和“中人”的特殊性有关。既有改革前的视同年限,又有改革后的实际缴费。
随着时间推移,新“中人”越来越少。
等最后一批“中人”退休,过渡性养老金就没了。以后退休的,只有基础和个人账户两部分。
职业年金却会越来越“金贵”,成重要补充。有人问:“过渡系数各省一样吗?
”其实各地有差别。比如有的省用1.2%,有的用1.
4%,具体得看当地政策。还有人担心:“账户余额少,老了不够花咋办?”其实社平工资每年涨,基础养老金也会跟着调。
养老金整体水平在涨,结构变化是正常调整。但“中人”得留意,自己视同年限有多长。
这关系过渡性养老金能拿多少,别算错了。未来几年退休的“中人”,建议查查缴费记录。看看视同年限对不对,账户余额有多少。
政策是好的,但自己得上心,别漏了该得的。最后说句实在话:养老政策在完善,多了解总没错。
具体细节以当地文件为准,有疑问找社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