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二手途锐2.0T测评:12.8万公里卖21万,这价到底值不值?
最近,天津二手车市场上出现了一台挺有意思的车,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这是一台2020年上牌的大众途锐,2.0T排量的,黑色的,跑了差不多十二万八千公里,车行报价二十一万八。
很多人一听就愣了,这车当年新车办齐了得小七十万,这才五年不到,直接就蒸发了四十多万,相当于每年折掉一辆新思域,这掉价速度确实让人有点咋舌。
据说这车还是公司户的一手车,没过过户。
那么问题就来了,花二十多万,买一台当年妥妥的百万级豪车平台的产物,这到底是捡了个大便宜,还是跳进了一个别人挖好的坑里呢?
这事儿咱们得好好分析分析。
首先得明白,大众途锐这车,它跟我们平时说的大众可不是一个概念。
你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大号的途观”来看。
途锐的出身相当显赫,它用的是大众集团最高级的MLB Evo平台,这个平台出来的都是些什么车呢?
保时捷的卡宴、奥迪的Q7、宾利的添越,甚至兰博基尼的Urus,都是这个平台的兄弟。
所以说,途锐虽然挂着大众的标,但骨子里流的是豪华品牌的血,底盘、悬架这些核心技术,都是跟那些上百万的豪车共享的。
这也是为什么它当年敢卖那么贵的原因,买的就是这份德系顶级的机械素养和行驶品质。
这台2.0T的途锐,动力参数挺漂亮,最大马力245匹,配的是口碑很好的采埃孚8AT变速箱,零百加速能做到6.8秒。
这个数据放在今天,也比很多新车要快。
实际开起来,在高速上跑到一百二的时速,车身稳稳当当,底盘特别扎实,给人很强的信心,这就是豪华平台带来的底气。
车里面的配置也对得起当年的身价,黑色真皮座椅带通风加热,后排空间也宽敞,地板中间的凸起不高,坐三个人跑长途不会觉得憋屈。
后备箱巨大,把后排座椅放倒,几乎能当个小货车用,拉点大件行李、露营装备什么的,绰绰有余。
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在高速上特别好用,能自动跟车,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从这些方面看,它的硬件底子确实非常过硬。
但是,咱们不能光看优点,这台车跑了将近十三万公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平均一年跑两万五千多公里,这绝对属于高强度使用。
车是钢铁机器,不是永动机,跑得多,磨损自然就大。
试驾的时候感觉过减速带底盘有点松散,这很可能就是它那套最值钱但也最娇贵的空气悬架开始老化的征兆。
这套悬架,新车状态下能提供非常高级的舒适性和支撑性,但一旦上了年纪,维修起来那可是个天文数字。
随便一个空气弹簧或者气泵坏了,修一下就得三四万块钱,这笔钱都够买一台全新的国产小轿车了。
而且这东西的故障率在老车里是出了名的高,可以说是这台车后期养护最大的一个“雷区”。
接下来咱们算一笔最实际的经济账,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
二十一万八的标价,就算能砍到二十一万拿下,这只是第一笔投入。
买回来之后,养车的费用才是持续性的支出。
首先是油耗,这台超过两吨重的大家伙,是个不折不扣的“油老虎”,市区里开,百公里油耗轻松上15升,高速巡航也得10升左右,综合下来百公里12升是常态。
而且它还特别挑食,必须加95号以上的汽油。
按现在的油价算,一公里差不多就要一块钱。
现在很多国产的插电混动SUV,一公里成本才一两毛钱,这一对比,差距就太明显了。
一个月下来,光油费可能就比别人多花一两千。
然后是保养和维修。
过了质保期的德系豪华车,保养费用可不便宜。
这台车虽然有全程4S店的保养记录,看着很规矩,但那也意味着每次保养都是按最高标准来的。
一次常规小保养,换个机油机滤,就得两千多块。
这还只是开胃菜,要是赶上大保养,换变速箱油、刹车油、火花塞这些,一次花个万儿八千都很正常。
更别提万一出点什么故障了,除了前面说的空气悬架,像涡轮增压器、变速箱电脑板、车内的各种电子模块,哪个坏了都不是小钱。
这十二万多公里下来,很多零件都到了寿命的末期,你买回来,就相当于接手了这些潜在的维修风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坏的会是什么。
我们再跳出这台车本身,看看用二十多万的预算,在今天的新车市场能买到什么。
这个价位,我们完全可以买到像比亚迪唐DM-i、理想L7、问界M7这些非常热门的国产新能源SUV。
这些新车,在科技配置上是全面碾压这台五年前的途锐的。
巨大的中控屏幕、流畅智能的车机系统、比途锐更聪明的语音控制和驾驶辅助,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能提升日常用车体验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它们是新车,有完整的厂家质保,未来好几年的用车成本几乎只有电费和少量的油费,完全不用担心今天坏这个明天坏那个。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自主品牌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它们用更低的价格,提供了更符合当下消费者需求的、更智能、更经济的用车体验。
过去我们可能觉得花小钱买个二手豪车有面子,但现在,开一台设计出色、技术先进的国产新车,同样是一件很体面、很自豪的事情。
那么,说到底,这台二手途锐到底值不值得买呢?
这得分人。
如果你是一个纯粹的机械爱好者,就喜欢德系车那种厚重扎实的底盘质感,享受那种纯粹的驾驶感受,而且你自己的经济条件非常宽裕,不差钱,买它回来就当个大玩具,平时不怎么开,就周末开出去兜兜风、跑跑长途,那这台车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它能用二十多万的代价,给你带来当年七十万级别的行驶品质,这个“性价比”是存在的。
但如果你是普通工薪家庭,买车主要是为了日常代步,希望它省心、省钱、可靠,那这台车我劝你一定要三思。
高昂的油耗、昂贵的保养、以及像定时炸弹一样的维修风险,很可能会在日后的使用中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
为了所谓“豪车”的牌子,去承受这些压力,很可能得不偿失。
买车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想清楚。
如果真的非它不买,那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必须花钱请一个靠谱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者带一个特别懂德系车的老师傅,把这台车从里到外,尤其是底盘、悬架、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
这份检测报告,比你跟车商砍下来的一两万块钱要重要得多。
千万别被巨大的价格落差冲昏了头脑,买二手车,特别是这种上了年份的豪华车,谨慎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