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美国加税巴西遭遇强力反击,巴西借鉴中国策略打出精准反制牌

7月30日,美国白宫和前总统特朗普几乎同时发声,一边宣布暂停低价值货物免税待遇,另一边直接喊出对巴西加征50%关税。这消息像一颗炸弹砸进拉美政坛。面对美国的“重拳”,巴西总统卢拉却没急着回怼,而是让内阁翻开了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教科书”,一句“照方抓药”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博弈。

美国关税背后的算盘与现实压力

这次美国针对的是巴西出口到美国产品中的“大头”:橙汁、咖啡、牛肉,还有近年增长迅猛的汽车零部件。根据官方数据,这些商品每年为巴西带来约280亿美元收入,占其对美出口总额将近四成。50%的关税意味着,相关企业得多掏140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这招还带点政治味道——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暗示,如果不停止针对博索纳罗调查,就要继续加码关税。这话无疑戳中了司法独立这个敏感神经,让全国上下反而团结起来支持卢拉。据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从47%飙升至50.2%。街头小贩们也乐呵呵地说:“宁愿自己多花钱,也不能让美国人指手画脚。”

巴西精准还击:专挑美国痛处下手

学乖了!卢拉团队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当年的应对策略——“不撒胡椒面,只打要害”。当年中国针对大豆和汽车零部件实施反制措施,让特朗普在关键农业州吃尽苦头。如今,巴西也瞄准了美国农产品主产区,比如玉米就被列入50%高额关税清单。

8月1日公布的清单中,美国玉米、苹果汁、高端汽车零件等都赫然在列。而这些农产品主要来自艾奥瓦、内布拉斯加等2024年大选摇摆州,当地媒体迅速报道称农场主已开始向国会施压,“再这么闹,明年的选票可能就悬了”。换句话说,打政策软肋,比盲目报复更有效果。

多元市场战略助力降低风险依赖

除了针锋相对外,更聪明的一招是扩大朋友圈,不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卢拉没等美国新规生效,就率队飞往沙特和印度签订30亿美元牛肉出口协议,还跟中国谈妥2025年大豆出口增长15%。数据显示,今年巴西游览华贸易额达到940亿美元,比对美出口多出420亿,中国连续多年稳坐最大买家宝座。

此外,两洋铁路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条连接东海岸与秘鲁港口的新通道,将使铁矿石运输时间缩短18天、运费下降30%。卢拉在奠基仪式上豪气说道:“你们想用关税堵路?咱有新通道!”这话不仅显露底气,也透露着经济韧性正逐步增强的信息。

美国企业压力山大:硬刚变软退

谁能想到,一纸高达50%的进口增值竟引发自家商界哀嚎?饮料协会火速声明指出,美国85%的橙汁浓缩液靠进口自巴西,加征后超市价格恐涨25%以上;波音公司则担忧生产链受阻影响787机型制造。这种连锁反应迫使海关不得不临时撤销部分商品征收计划,并将执行日期推迟五天,为双方留足缓冲空间。不禁让人想起那段曾经令全球瞩目的中美贸易战时期,美方频繁调整清单以防自身产业受损的窘境。

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承认,新兴经济体越来越懂得如何理智应付挑战,“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虽未点名,但谁都看得出来,中国冷静周旋给不少国家树立了榜样。毕竟,有备无患才是真本事,不是一味怼到底那么简单!

关键不只是模仿,更是实力撑腰与合作共赢思维

不能忽视的是,虽然“中国方案”提供了一定参考,但真正支撑住局面的,是巴西游刃有余掌握全球咖啡、橙汁及牛肉市场份额的大底盘。据统计,其牛肉产量占全球20%,这样的硬通货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轻易威胁到。此外,在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本币结算比例已攀升至35%,美元霸权杠杆效力有所减弱,为抵御外部冲击添砖加瓦。

更重要的是,从情绪化抗争转向理性谋划,通过精确施策保护利益,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实现风险分散,这种思路值得所有发展中经济体深思。“只靠愤怒解决不了问题,要动脑筋找办法。”这是卢拉接受采访时掷地有声的话语,也是新时代国际关系智慧的一面镜子。

随着8月6日临近,美方是否会再次调整名单?双方角力是否升级尚难预料。但可以肯定,如今用“一根棍子”逼别人低头已经越来越行不通。在全球化高度交织的大背景下,每一次动作都会牵一发动全身,“你打我,我疼三天,你也别轻松”。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面对这种互相试探又各怀心计的新局面,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审视所谓“强势”的含义?究竟是谁先挨刀,又是谁最终站稳脚跟呢?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