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防洪款蒸发,军队静待杜特尔特
听说点赞关注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哦!想要财运亨通,就从关注我开始吧!祝您日进斗金,财源广进!

马尼拉的街头催泪瓦斯不再是权力的象征,反而成了点燃民众怒火的导火索。当巨额的防洪工程款项凭空消失,当本应守护家园的堤坝在台风面前不堪一击,当军方从“效忠总统”的口号悄然转向“忠于宪法”的表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宝座,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腐败的抗议,更像是一次对政府失能的集体审判。试想一下,在菲律宾肆虐的洪灾中,民众在泥泞中艰难求生,而那些本应抵御洪水的工程,要么是豆腐渣般的脆弱,要么根本就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涉案的承包商夫妇竟在听证会上得意洋洋地展示用回扣购买的豪车!这无疑是对普通民众忍耐底线的公然挑衅。
怒火就这样被点燃了。从马尼拉到全国各地,十万人的游行队伍汇聚,口号声响彻云霄。学生、工会、公众人物,都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腐败的零容忍。然而,和平的诉求很快被暴力所打破。燃烧瓶、路障,与防暴警察的激烈对峙,让这场政治危机迅速升级。
在这场风暴中军方的立场至关重要。过往,他们是总统最坚定的拥护者。但此次,军方发言人的声明中,只字未提对总统的效忠,而是着重强调对“国民和宪法”的忠诚。这一微妙的转变,无疑给马科斯政权敲响了警钟。要知道,在菲律宾的历史上,军方的“不介入”往往预示着对现任者的抛弃。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马科斯政府的外交政策在军中埋下了分裂的种子。他向美军敞开大门,增设军事基地,却忽视了部分军官对于中国崛起日益增长的担忧。这种外交路线上的分歧,进一步削弱了军队对政府的向心力。那17万军人的沉默,正如同悬在马科斯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就在马科斯焦头烂额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悄然布局——杜特尔特家族。他们并未直接跳上前台,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稳坐钓鱼台。
表面上看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紧抓反腐议题,对马科斯政府展开猛烈抨击,既迎合了民众的情绪,又为家族积累了政治资本。这可谓是“明棋”,光明正大。
而暗棋则是杜特尔特的儿子保罗。他在棉兰老岛牢牢掌控着一支拥有2.5万人的地方民兵武装。这支力量,在政治动荡时期,便成为了家族最坚实的后盾。
上层施压基层控权”,这种组合拳让杜特尔特家族在混乱中游刃有余。而马科斯政府,为了平息众怒,不得不牺牲一些亲信,但“丢车保帅”的把戏,显然已经难以挽回民心。
马科斯正面临来自经济、政治和外交三重困境的夹击。经济上,通货膨胀让民众生活艰难,而20亿美元的腐败损失更是雪上加霜。政治上,失误频频,舆论的主导权早已旁落。外交上,与中国摩擦不断,却未能从美国那里获得实质性的支持,落得个“外强中干”的形象。
成立委员会彻查贪腐要求警方保持克制?这些危机公关式的操作,更像是杯水车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发布的旅行警告,更是给本已摇摇欲坠的投资者信心,浇上了一盆冷水。
马尼拉街头的硝烟或许只是这场风暴的序章。17万军人的立场将何去何从?杜特尔特家族是否会趁势崛起?这场席卷菲律宾的政治风暴,最终会将马科斯推向何方?答案,或许就在下一次抗议的口号声中,以及军方那越来越重要的表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