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联合国惊爆:乌克兰恐成焦土,千年文明或将彻底灭绝!

你读到一个数字,1530万。

这数字本身没什么,冷冰冰的,像任何一个统计数据。但当你知道它前面跟着一个定语,“到2100年,乌克兰的人口”,它就突然有了重量,沉甸甸地砸在你心上。联合国的一份新报告,就这么轻描淡写地,给一个国家的未来判了刑。

这是什么概念?意思是,今天你走在基辅街头看到的两个人,到了下个世纪,其中一个就不见了。凭空蒸发。整个国家,一半的人口,就这么没了。那个曾经被称为“欧洲粮仓”的地方,现在像个被扎破的皮球,你眼睁睁地看着它在漏气,嘶嘶作响,无可挽回地瘪下去,而你什么也做不了。

真的,这场人口雪崩,不是从2022年第一声炮响才开始的。那更像是一个引爆器,把所有早就埋在地下的雷,一颗颗全给炸了出来。你把时间往回倒,倒到1991年,苏联轰然倒塌,乌克兰独立了。那时候,家底多厚啊,5200万人口,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这好日子没过多久。裂痕早就出现了。到了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一出,人口就掉到了4500万。从那开始,这坡就没爬上去过,一路向下。冲突全面爆发前,账面上还有个4300万,听着还行。可战争一来,联合国去年10月再一算,只剩3500万了。你算算这笔账,短短几年,800万人,就这么不见了。这个速度,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末日级别的警报。

战争当然是催化剂,但病根子早就埋下了。和平年代,乌克兰男人的平均寿命就只有65岁,这在欧洲是什么水平?垫底,妥妥的垫底。背后是什么?是那些危险的老旧工厂、糟糕的医疗条件,还有无处不在的烟和酒,在一点点蚕食着这个国家的男性。更要命的是,没人愿意生孩子了。生育率从2013年开始就跟跳水一样,现在一对夫妇平均生不到1.2个,又是欧洲最低。

年轻人看不到希望,能怎么办?用脚投票呗。去波兰,去德国,去任何一个能让他们看到明天的地方。留下的,是一个越来越空,越来越老的祖国。联合国报告说得一点没错,这些问题,哪怕是在和平时期,都够让人愁白了头。现在战争一来,简直就是火上浇油。死亡率飙升,移民潮失控,出生率?谁还顾得上这个。

战争这东西,最残忍的地方就在于,它不讲道理地吞噬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年轻人。联合国的报告里,伤亡数字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平民的伤亡已经让人不忍卒读,士兵的阵亡更是以万为单位地往上加。

为了守住前线,泽连斯基政府能怎么办?只能把征兵年龄从27岁降到25岁。现在甚至在讨论,要不要降到18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些本该在大学里读书、在公司里奋斗、在酒吧里谈恋爱、组建家庭的年轻人,成批成批地被送上了战场。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啊,现在,他们的未来,可能就是下一颗炮弹。

就算活下来的人呢?心也早就碎了,疲了。家被拆散,女人带着孩子,今天在这个防空洞,明天在那个避难所,谁还有心思去想生二胎、三胎?社会的根基,就这么被一点点地挖空。

除了战场上的消耗,另一个巨大的人口黑洞,是逃离。联合国估计,超过700万乌克兰人跑了,大部分都去了欧盟。波兰和德国,接收了数以百万计的难民。这些人带走的,不只是一个个人,他们带走的是医生、是工程师、是程序员、是农民,是这个国家重建所需要的一切。基辅的IT公司,一半的工位是空的;广袤的黑土地上,庄稼熟了,没人去收。乌克兰的粮食出口,曾经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现在呢?港口被堵,仓库里堆满了发霉的粮食。

乌克兰的悲剧,早就不是它一个国家的事了。它成了推高全球粮价的那个“罪魁祸首”,让远在非洲和亚洲的无数人,跟着一起挨饿。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的报告里说,在冲突地区,超过三百万平民活在绝望里,停火协议签了又撕,炮弹从不长眼。孩子们连上学,都成了一种奢侈。

这一切背后,是那些大国们冰冷的博弈。牌桌上,是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安全底线,双方谁也不肯让。俄罗斯说我需要一个缓冲区,乌克兰说我想拥抱欧洲。然后,砰的一声,火星撞地球。乌克兰,就是那个被夹在中间,被撞得粉碎的棋子。

泽连斯基指望着西方的援助,欧盟也确实砸了钱,500多亿欧元,可钱能换回人命吗?换不回流失的人口。何况,欧盟自己也焦头烂额,能源被卡着脖子,天然气价格飞涨。美国那边呢,嘴上说着要和平,军援一车车地送,私下里又跟各方眉来眼去,谁都看得出来,它在找机会抽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只有乌克兰,在实实在在地流血。就像乌克兰社会学家埃拉·利巴诺娃说的那样,这种人口上的断层,会让一个国家好几代都翻不了身。

联合国一次又一次地呼吁停火,真不是在唱高调。是因为他们的数据模型里,那条代表人口的曲线,正在以一种断崖式的姿态,冲向深渊。去年4月,普京提过复活节停火30小时,泽连斯基拒绝了。没几天,又提议停火72小时,乌克兰还是摇头。前线依然胶着,伤亡数字每天都在变。

对于那些还在乌克兰土地上的普通人来说,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了:“领土固然重要,但活生生的人更重要。”如果有一天,这个国家真的只剩下1500万人,经济崩溃,社会瓦解,成了欧洲最老、最空的地方,那就算守住了每一寸土地,那个国家,还能叫乌克兰吗?

联合国的警告,与其说是预测,不如说是一声最后的警钟。如果牌桌上的各方,依旧只盯着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那么这声警钟,恐怕很快,就会变成乌克兰的丧钟。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