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2月出生的女灵活就业人员,最低年限和退休年龄是如何确定
最近一位朋友咨询:家属1973年2月出生,灵活就业人员,由于社保参保意识不强,社保缴费比较迟,截至现在社保年限7年2个月。那么最低年限是多少年呢?退休年龄又是哪一年呢?
众所周知,从2025年1月开始,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实施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很大的社会关注,尤其是我们灵活就业人员,因为他们参保时间较迟,导致实际缴费年限不长,很多人达到改革前退休年龄最低15年都不够,再加上渐进式延长缴费年限,那么社保还能缴费吗?划算吗?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不绝于耳。
那么1973年2月出生的女灵活就业人员,缴费7年2个月,坦白讲参保比较晚,最低年限和退休年龄是如何确定?今天一次性讲清楚。
首先,根据自己出生年月确定自己的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并非根据自己缴费年限满15年来确定最低年限。
什么意思呢?根据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办法规定,从2025年1月起,男职工、女干部(女性灵活就业人员)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渐进式将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女性灵活就业人员)55周岁延迟到63周岁、58周岁。
2030年1月开始,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这意味着2025年至2029年这5年期间退休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仍然是15年。可见延长最低缴费年限有5年缓冲期、10年过渡期。并不是一步调整到位而是小步调整。
1973年2月出生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经查证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10个月,改革后退休时间为2028年12月。
由于退休时间对应年份为2028年,在2030年之前,那么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也就是说最低缴费年限只与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对应的年份有关,却与自己社保缴费年限无关。
其次,退休年龄选择在于个人,但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有2种退休方式。
根据弹性退休制度规定,除了公务员、单位领导以及管理人员不能弹性延迟退休之外,其他人员都有弹性提前退休、正常退休、弹性延迟退休3种退休方式,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个人自费社保,实际上不存在弹性延迟退休,那么只有弹性提前退休和正常退休2种退休方式。
1973年2月出生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2025年年满52周岁,继续社保缴费的话,到改革后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只有10年多,不满15年,无法在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55周岁10月、2028年12月退休。这意味着这位灵活就业人员只有一种退休方式,那就是顺延缴费满15年正常退休。
也就是顺延缴费至2032年左右,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当月就能申请退休,并从退休次月领取养老金。
最后,提醒提高社保缴费档次和做好退休申报准备
众所周知,养老保险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由于年限不会超过15年缴费,建议从2025年开始按高档次缴费,比如按社保缴费基数的100%缴费,以提高平均缴费指数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以提高最终退休待遇。
除此之外,建议这位灵活就业人员随时注意自己的缴费年限,谨记年满15年当月就要退休申报,因为逾期没有申报,从申报次月并非从符合条件次月领取,养老金不得补发。比如最近一位灵活就业人员由于自己疏忽,自认为缴费年限不足15年,一直顺延缴费到今年7月,发现缴费17年了,导致养老金不能从年满15年那年补发养老金,只能从今年8月领取养老金,这意味着损失2年养老金还多交2年保费。
谢谢关注,第一时间为大家分享社保养老金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