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关羽只忌惮这四位大将,其他英雄难以匹敌
历史书上说到关羽,总会把他写成“古来无敌”的猛将,手提青龙偃月刀,赤兔马下一骑当千。可仔细一琢磨,却又总有人说他其实也有怕的对象。不是吹牛,关羽不仅会单刀赴会,还能过五关斩六将,这种战绩搁谁身上都是“封神”了。可,一个“武圣”,他到底怕是谁让他头疼,是战场上的对手,还是深藏不露的棋手?今天咱们就来细扒一扒,到底哪些猛人,才是真正让关羽忌惮的“心头刺”?
说到三国猛将,“关云长”和“马孟起、赵子龙”常被人拿来比,酒桌上没少为了俩字——“谁更牛”争得面红耳赤。有人死撑:“赵云常胜将军,能打!”也有人不服:“马超西凉之虎,岂是浪得虚名?”可真把这些人摆到关羽面前,关二哥会不会打个冷颤?恰恰相反,关羽跟马超赵云的“火药味”更像是称兄道弟时偶尔飙个车,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在“头把交椅”。至于真正能让关羽心里起波澜的对手,真不是这两位。不信?后面咱慢慢捋,保证让你意外!
事情也不是一片太平,表面的和气其实是暂时的。蜀汉这桌麻将桌,总得有输有赢,哪怕再强的主将,也有自己的软肋。在关羽一时风光的背后,黄忠悄悄成长为另一个“搅局者”。这老同志年过花甲还能一箭封喉,定军山一战,曹魏都挨了铁拳。关羽多少有点“职业焦虑”,生怕黄忠一下升职加薪,自己风头被盖过。更何况,今后大权分配,谁能保证自己不被“边缘化”?再加上诸葛亮分权有术,说不定哪天“降维打击”,三分天下不见得就是刘关张,搞不好就是刘黄赵!但这点“小九九”,在表面兄弟情义下被暂时掩盖。谁说铁哥们就没点小心思?
别以为只有内部才有危机,外部才是真恐怖。战国里有“猛虎出没”,三国更有孤胆英雄拼智力。吕布,这个名字就是关羽的“心理阴影面积”的另一种写法。吕布不是单纯的武夫,虎牢关单挑三英,谁见了不捏一把汗?徐州割据时,整个大地都在他的马蹄下颤抖。关羽要真遇上吕布,敢保准单挑稳赢?再不济,吕布也能让关羽在策略上走稳每一步,不敢有一丝大意。这还没完,东吴吕蒙出手更绝,把聪明劲用得明明白白。看似请病假,其实步步为营,一手反间计,把关羽粗心大意打了个措手不及。论谋略,吕蒙简直就是“心理医生”,摸准了关羽每一次的心跳,等着他暴露破绽后一招致命。冲突瞬间引爆,谁还敢说关羽无敌?
自从吕蒙那几出“谍战剧”后,关羽苦心经营的荆州成了别人眼里的香饽饽。表面上看一切恢复平静,大家还是各忙各的。但暗地里,局势却更加胶着。荆州兵力空虚,后援难求,蜀汉一时无力驰援,曹魏、东吴趁虚而入。关羽还没从“吕蒙套路”里缓过神来,新的问题就接连出现——后方补给断裂,人心浮动,敌人虎视眈眈。要说之前只担心武力的对手,现在连吃喝拉撒都成了问题,这兵不血刃的危机更让人脊背发凉。此时的关羽,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打得心力憔悴,连兄弟内部都开始有异见,各怀打算。昔日的“武圣”威风不再,更像是压力下的孤胆英雄。局面一旦分裂,再难回头。
说真的,关羽的“无敌”就是块招牌,亮起来固然耀眼,但得撑得住台下各种挑刺。有人说他遇到吕布会收敛三分,其实在吕布眼里,关羽是什么?只不过是个新晋的强者罢了。夏侯惇屁股底下坐着曹操的军队,想困死关羽分分钟。黄忠虽老,箭头可不糊弄人。吕蒙更别提了,远程控局,智取荆州让关羽哭都没出声。正方总觉得关羽天生无敌,什么都不怕,其实呢?也不过是诸葛亮分赃分得公平,给了他一点面子。只要形势一变,分分钟原形毕露。大家都把问题推给别的对手,仿佛只要“兄弟齐心”,一切天下太平。可这世界从来就没绝对牢不可破的联盟,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分歧。正方那一套高大上的说法,真的经得住当下和历史的考验吗?有时候,表面上的荣光背后,不过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危机公关。
原来号称“武圣”的关羽其实一肚子心事,又要提防内部老友追赶,又要小心外部吕布、吕蒙这些老狐狸趁虚而入。一面是兄弟情义的旗号,一面是生死存亡的权谋,你更赞成哪一面?你觉得关羽到底是被“对手”封神,还是被“阵营”困死?有人说他一身义气终究保不住荆州,有人说他是被一群更会算计的“能人”暗算。你怎么看:是权谋害了英雄,还是英雄本就输了给时代?欢迎在评论区呛个痛快,咱们一起扒一扒——到底谁才是三国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