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暗示重演北溪事件:指责炸中俄管道,普京赴海参崴促中方合作
美国人竟然公开放话要炸“西伯利亚力量2号”,这胆儿也忒大了吧?说到底,美国在能源领域的霸气到底有多嚣张?中俄又是怎么携手应对、巧妙应招的呢?
大家肯定还记得那个北溪管道被炸的事吧?当时挪威地震台测到的爆炸当量,相当于一千公斤TNT,真是巨大的动静,可偏偏那会儿,美国海军的深海潜水器就在附近忙着呢。后来,资深调查记者赫什爆料了“内幕”,说美军潜水员在三个月前就偷偷用北约演习的掩护偷偷安装了遥控炸弹。至今,欧洲哪个国家站出来追查了?没人啊。德国连关键的声呐数据都不愿意公布,就只抓了个乌克兰人当“主谋”来顶包说事。说到底,欧盟这帮人,就是没那个胆儿和美国较真。
美国福克斯新闻的主持人竟然公开暗示,北溪事件或许会重演,中俄的天然气管线也可能遭到炸毁。这种说法,别当成是口无遮拦,其实就是美国一直在玩的老把戏——维护能源霸权。想想看,2019年那次阿曼湾的油轮被炸,谁的手法?伊朗暗示是美国干得;再说沙特的石油设施受袭,美国紧接着又说是伊朗所为。可是,联合国调查的结果,不是也没把伊朗定为元凶吗?换句话说,美国其实一直存在“炸能源设施”的嫌疑。
为啥美国又盯上中俄的天然气管道,原因其实不用多想。北溪一炸,欧洲只好转向买美国的液化气,进口量直接翻了三倍,可价格却涨了五倍,美国的能源企业赚得可真欢喜。再加上,美能源信息署估算,“西伯利亚力量2号”每年能输气500亿立方米。这样一来,中国对全球其他天然气的需求就会减少了,导致整个市场供应变得宽松,供过于求,天然气出口商可能就会为了争单而打价格战,欧洲付的可能也会少点。这样一折腾,美国的天然气企业的利润还能不多?
考虑到美国的行动,普京一下飞机就奔中国,行程紧凑、动作迅速。刚在北京和中蒙签完“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协议,接着又直奔海参崴开东方经济论坛,根本没人管铺不铺红毯,忙着谈正事。还催促蒙古赶紧搞好过境手续,还拉上中国一起施加压力,要把中俄口岸变成24小时通关。这不就像是给这条能源大动脉多添了份保障嘛!
可能有人还会觉得不太靠谱,毕竟美国可是“炸管道”的老手。不过,得提醒你们的是,这次中俄都做足了功课。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中国段,不光装了北斗监控,还架设了光纤传感,谁想搞破坏,那就得做好被咱们顺藤摸瓜查出来的准备。蒙古国那边估计也不太会糊涂,毕竟每年10亿美元的过境费,可是相当于去年GDP的大概五个百分点。
归根到底,美国一些人一开口就要炸管道,其实背后反映的还是能源垄断的思想:只要觉得不顺眼,就想着断人家的能源供应。可这条西伯利亚2号管道,可不只是普通的能源线路:俄罗斯一直在耕耘这个庞大的中国能源市场,中国获得稳定的能源,蒙古国还能挣过境费——三方的利益紧紧拴在一起,别说美国想搞破坏,想拆散这些联系也没那么容易。
对于咱老百姓而言,这事儿最实在的好处是啥呢?就是咱们买的气比欧洲的要便宜,国家一年下来节省不少开支。冬天取暖,日常用电啥的,成本更低,供应也更稳定。普京这次从北京到海参崴,不光是场外交走亲访友,其实暗藏着下一盘大棋。能源合作不过是表面,底子里,是三国共赢的新发展格局。管道再结实,也比不过利益系在一块儿紧紧绑在一起的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