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若遇上吕布,能撑几回合?张飞给出了答案
马超若遇上吕布,能撑几回合?张飞给出了答案
长安城那会儿,真叫一个风云际会。这边,天下第一的吕布刚被人用计赶出城,狼狈得像条丧家之犬,带着百十来个亲信仓皇出逃;那边,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领着西凉铁骑,意气风发地杀奔京城而来。
这俩人,一个叫吕布,一个叫马超,就这么错过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命运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要是他俩当时碰上了,三国历史估计都得改写。
这位少年郎,就是马腾的儿子马超。罗贯中老爷子写他出场,那叫一个浓墨重彩。什么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说白了,就是个顶级帅哥,还是武力值爆表的那种。
当时李傕、郭汜手下的大将王方,看马超年纪小,觉得是个软柿子,提着刀就上去了。结果呢?几个照面不到,就被马超一枪挑下马,死得透透的。
另一个叫李蒙的,一看同伴没了,想从背后偷袭。嘿,马超跟后脑勺长了眼睛似的,假装不知道,等李蒙的枪快戳到背心了,身子轻轻一侧,一招“猿臂轻舒”,就把李蒙活捉了过来。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干净利落。十七岁,一战成名,阵斩一将,生擒一将。西凉军士气大振,“锦马超”的名号,就这么叫响了。
有意思的是,马超干掉的这俩人,李蒙和王方,恰恰是吕布的仇人。当初吕布守长安,就是这俩货当了内应,偷偷打开城门放李傕大军进来的。吕布英雄一世,老婆孩子都来不及带,就被这俩小人给坑了。
所以说,马超这一枪一擒,在不知不觉中,算是替吕布报了个小仇。不知道远在袁术那里的吕布要是听说了,会不会遥敬一杯酒,道声“谢了,小兄弟”。
那么问题来了,这俩绝世猛将,一个少年天才,一个巅峰战神,真要打起来,谁能赢?
这事儿不好凭空瞎猜,得找个参照物。放眼整个三国,能同时跟这俩猛人掰手腕,还能全身而退的,掰着指头数,也就一个——燕人张飞。
咱们先看张飞对吕布。虎牢关下,吕布那真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张飞看不惯他那“三姓家奴”的做派,挺着丈八蛇矛就冲上去了。书里写“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听着是平手,可你细品。关羽是什么人?傲气冲天的主儿。他要是觉得三弟能搞定,绝对不会出手。他拍马上前夹攻,说明五十回合之后,张飞已经开始吃力,露出败相了。俩人打一个,还“战不倒吕布”,吕布的恐怖实力,可见一斑。
别忘了,吕布的强大不光靠他自己。他手下那支并州狼骑,是东汉末年最精锐的突击部队,来去如风,冲击力极强。吕布是这支部队的灵魂,个人武勇和统帅能力结合,才造就了“人中吕布”的神话。
再看张飞对马超。葭萌关那一战,打得是天昏地暗。一个快五十岁的老将,一个四十岁正当打的壮年。俩人从白天打到黑夜,换了马,点了火把,大战二百二十多个回合,还是平手。
最后刘备都怕张飞有个闪失,急着鸣金收兵。这场对决,俩人是真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了,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这里得提一句,马超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血统。他的母亲是羌人,他自己身上流着一半羌族血液,在西凉羌人里威望极高。他的骑兵战术,带着一股子草原民族的剽悍和狠劲,跟中原将领的打法路数完全不同。
这么一对比,答案就有点眉目了。
虎牢关的张飞,经验尚浅,武力还没到顶峰。葭萌关的张飞,年纪大了,体力开始下滑。这两个时期的张飞,战斗力其实差不太多。而正值巅峰的马超,武力水平,基本就跟这两个阶段的张飞在伯仲之间。
所以,让巅峰马超去对战巅峰吕布,估计也就是五六十个回合的光景。再往下打,马超大概率要落入下风。
至于那个十七岁的少年马超,虽然已经技艺大成,但终究还是嫩了点,力量和经验都还有上升空间。他要是对上虎牢关那个状态的吕布,能撑个四十回合,已经算是惊为天人了。
其实,纠结于这种小说里的单挑,就像我们今天讨论关公战秦琼,更多是一种乐趣。在真实的历史战场上,决定胜负的,从来不是一两个人的武力。那种两军阵前主将对决的场面,更多是文学作品为了突出英雄形象的艺术加工。
在我看来,吕布更像一个顶级的“单挑王”,个人武艺超凡入圣,但政治头脑和驭人之术一塌糊涂。而马超,他不仅是员猛将,更是一个合格的统帅,是西凉军阀集团的代表,他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凉州的羌、汉武装力量。这俩人,一个是战术层面的核武器,一个是战略层面的大麻烦,威胁的维度根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