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30年前从乌克兰抢来的专家:帮中国造了航母,现在境况如何?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这个庞大的红色帝国轰然解体,曾经统一的国家分裂成众多独立的共和国。乌克兰,作为苏联重要的工业和军事基地之一,继承了相当一部分苏联的军工遗产。其中,位于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更是苏联航母建造的摇篮,这里曾诞生过一艘艘令世界瞩目的航母。

远在东方的中国正积极推进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当时的中国海军,虽然在近海防御方面有一定的实力,但在远洋作战能力上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航母,作为现代海军的核心力量象征,成为了中国海军发展的重要目标。但航母的建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领域的高端技术,对于当时缺乏航母建造经验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始于对瓦良格号航母的购买。1998年,中国通过中介公司从乌克兰手中买下了这艘尚未完工的航母。当时的瓦良格号只是一个半成品,它的建造进度只完成了68%。但对于中国来说,这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研究航母技术的机会。

为了将瓦良格号运回中国,中国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在运输过程中,瓦良格号遭遇了土耳其的阻拦,被迫在黑海滞留了很长时间。经过中国政府的多次外交努力,最终才得以通过土耳其海峡。2002年,历经千辛万苦的瓦良格号终于抵达了中国大连。

经过七年的艰苦努力,改造后的瓦良格号正式命名为辽宁舰,并加入了中国海军序列。辽宁舰的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从此拥有了自己的航母,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辽宁舰成为了中国海军的重要训练平台,为中国海军培养了大批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和航母操作人员,积累了丰富的航母使用和管理经验。这些经验为后续国产航母的建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从乌克兰引进了欧洲野牛级气垫艇技术,并实现了国产化。欧洲野牛级气垫艇是一种具有强大两栖作战能力的装备,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人员和装备输送到登陆地点。通过与乌克兰的合作,中国掌握了欧洲野牛级气垫艇的设计和建造技术,提高了中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

中国政府对于这些乌克兰专家给予了优厚的待遇和充分的尊重。中国为专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包括住房和家属支持等。中国政策允许专家自由流动,避免了强制留用。这些专家们在中国感受到了尊重和信任,他们也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中国的军事建设事业中。

中国与乌克兰专家们的合作是基于互利原则的。中国为乌克兰专家们提供了资金和平台,让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乌克兰专家们则为中国带来了苏联的军事遗产和先进技术,帮助中国填补了技术空白,推动了中国军事技术的自主创新。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